朱怀武:乡村学校的“flash达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6-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好教师,就在你我身边。他们是一个个生动、真实、可爱的人,他们爱学生、爱教育,同样爱生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用爱与智慧支撑起这个职业的尊严。从本期开始,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与中国教师报联合开设“当代教师风采”栏目,发现中国好教师,传播教师新形象,传递教育正能量。

    乡村教师朱怀武从没想到,自己会以“专家”身份坐上省级比赛的评审席。

    2015年湖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日,全省16个市州投来2000余件课件作品,300余名各地一线教师,忐忑地在湖北邮电学院等待评审结果出炉。

    评委席上的专家,有高校的学者、教授,有省级知名教研员或特级教师,有地市电教馆馆长。

    只有操着浓厚乡音的朱怀武介绍词相对普通,他说,我是湖北省监利县周沟学校的一名数学教师。

    周沟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乡镇学校。

    一位貌不惊人的乡村教师,缘何与省内电教界“大腕”们同台担任评委?其实,在湖北乃至全国的电教圈子里,不知道朱怀武的人不算多。从2007年开始学习制作课件,朱怀武曾6次荣获“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一等奖,连续7年10个课件荣获湖北省特等奖。

    在这次评选活动中,朱怀武除了担当评委之外,还作为唯一的全国获奖代表,作了题为《怎样做好多媒体课件》的经验分享。媒体这样介绍他的此次发言:“他丰富的经验、独到的见解、娴熟的操作,令与会者耳目一新,啧啧称奇。”

    朱怀武缘何让人称奇?他制作的课件,到底“牛”到什么程度?

    爱折腾的“理工男”

    朱怀武似乎天生是个“理工男”,专注、务实、动手能力强,对各种电器、机械等充满好奇。性格里那股爱琢磨、肯钻研的劲儿,也是他成功的动力源。

    20世纪80年代,电视、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还远未在乡村普及,身为村小代课教师的朱怀武却对这些新鲜玩意儿挺感兴趣。很快,他攒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没多久,电视机突然出现故障,朱怀武几次抱着电视机去修理店,却始终没有解决问题。不甘心的他买了一本厚厚的书,自个儿对照书的内容,将电视机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几经折腾,竟自己动手将电视机修好了。

    “会修电视”的朱怀武一下子成了村里家喻户晓的人物。许多买了电视机却苦于无处维修的农户找到他说,我们一人出点钱,你来帮我们修电视机如何?

    就这样,几十户人家凑了100多元钱,给朱怀武买了一套修理工具。朱怀武答应他们:一年内免费给“集资人”修理电视机。

    当然,朱怀武并不满足于做一个电视机修理工。后来,当互联网的春风渐渐吹到农村时,朱怀武第一时间就嗅到了其中的“气味”。他隐隐感觉,那里将会有一个更大的舞台在等着自己。

    2004年,朱怀武耗费近2000元买了一台内存仅有128MB的二手电脑,开始了“折腾”。那时,他的月工资不过1000元左右。

    更让人不太理解的是,有了电脑的朱怀武不聊QQ,不打游戏,不浏览花边新闻,而是不停地尝试各种软件应用,如office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下班后,一些教师常聚在一起聊天、娱乐,朱怀武却坐在电脑前开始研究。有人说他有点痴,“关在家里不知在捣鼓什么”。朱怀武不在意,只顾沉醉于自己的世界,当别人已进入梦乡,他窗前的灯还是那么执着地亮着。

    一次,学校里一个与朱怀武相熟的教师找到他说,自己将要进行一场教学比武,在网上看到一个flash课件,请他帮忙下载。朱怀武爽快地答应了,但麻烦的是,下载的课件是合成的,不能修改,该教师想加入一些自己的内容无法做到。

    怎么办?这个难题极大地激起了朱怀武的研究兴趣。

    制作与修改flash课件,不仅需要懂得flash软件的使用方法,还要懂得C语言编程,对朱怀武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也正是因为他的不放弃,才成就了他日后在这一领域的“传奇”。

    “到北京去获全国一等奖”

    天空中漂浮着一个怪物,地面上是一门大炮。通过点击画面下方的4个小三角,可以调整大炮的射击角度;左右拖动滑条,可以调节大炮的火力。点击“开火”按钮,一颗炮弹激射而出,如果打中怪物,将记1分……

    上《角的度量》这节课前,朱怀武的课件首先展示的是这样一个简单又好玩的游戏。

    大炮能不能射中怪物,与什么有关?不用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已经领会到:角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射击的精准度。

    “有了直观的画面呈现,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如果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用传统方式引入这一知识点可能会费些劲。”朱怀武说。

    游戏引入只是这个课件的“冰山一角”,在完整的课件中,朱怀武设计了大量通过电脑即可完成的探索性操作,比如用目测法估测两个角的大小,学生估测之后,可以在课件中直接将两个角拖动,使之一边重合,从而判断孰大孰小;如果要精确地测量角度,拖动画面中的量角器即可进行测量……类似直观又便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看得过瘾、学得明白。

    让教学变得简单的背后,是朱怀武为此付出的并不简单的努力。熟悉计算机的人都明白,每一个好玩的动画页面背后,其实都是一堆冰冷的字符。一个年过40岁的人,从零基础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而且根本没学过英语,更看不懂脚本语言,怎么做flash?这是朱怀武遇到的最大挑战。

    起初,朱怀武买了几本关于flash的书仔细琢磨,了解了一些基本常识,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后来,他开始到处搜罗视频教程,到网络聊天室等空间听语音视频讲座,跟着别人一步步地做。

    “有时候,一个人在屋里一坐就是大半夜,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旁人很难想象。”朱怀武说。身处偏僻的农村地区,遇到问题身边几乎无人可问;即使在网上提问,也鲜有人搭理,只能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尝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自己的聪颖与干劲,日子久了,钻研多了,朱怀武渐渐找到了门路,竟不知不觉成为一名课件制作高手。

    一次,他上网搜索别人制作的获奖课件,看着看着心生疑惑:怎么感觉我做的比他还要好?这样就能获奖了吗?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07年朱怀武将自己做的一个课件投递到荆州市参赛,没想到“初出茅庐”竟然被评为一等奖。信心大增的朱怀武仔细研究了许多全国一等奖作品,他觉得自己可以制作更好的课件作品,不由得放出豪言:要获奖就到北京去获全国一等奖!

    朱怀武的课件制作之路,从此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

    不仅仅做一个技术工

    朱怀武没有食言。

    2010年,朱怀武制作的课件《10的认识》获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也开启了他“拿奖拿到手软”的节奏。最近一次获奖是去年,朱怀武的课件作品《富饶的西沙群岛》和《三角形的特性》荣获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是全国基础教育组的最高奖项。一人在全国性比赛中入选两件作品(2014年也是两件作品荣获全国一等奖),监利县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恐怕在全国绝无仅有”。也因为这些亮眼的成绩,去年朱怀武被授予“监利县劳动模范”称号,并当选监利县2015“荆楚楷模”年度人物。

    名气越来越大,找朱怀武帮忙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乎每年学校都有教学比武,每到准备课件的时间,参加比武的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朱怀武。朱怀武也 “来者不拒”,只要有空,一定尽力帮忙。

    制作一个课件,简单的也要花费一两天时间,如果要制作一个精良的课件,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两三个月,需要反反复复修改上百次。白天做不完,晚上带回家做。朱怀武这些年仅给别人做的课件不下四五十个,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教师们的一句“谢谢”,或者一两斤水果,就是给他的全部报酬。他爽快地一笑,欣然接纳。

    事实上,朱怀武在周沟学校并不是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而是一名数学教师,电教工作只是兼职。好几次,学校考虑到工作太多,劝他不带课或者只带几节信息技术课,但他坚决不同意。

    因为爱好,所以执着且不计得失,也因之而成功。

    如今,已年过半百的朱怀武照样做课改的弄潮儿。在他看来,课件制作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涉及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带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是他接下来努力的一个方向。

    “一个课件,如何体现教学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如何兼顾趣味性与科学性,尊重教育教学规律,这很重要。”朱怀武说。

    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朱怀武意识到,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对调动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影响很大。为此,朱怀武告诫自己,不仅仅做一个技术工,更要运用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他说,“好的课件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地方动态     下一篇:让教育成一片最美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