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使命驱动的石油软件创新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软件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以“思政+”思维构建石油软件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推进思政工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同向同行、有机统一、贯通融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端软件人才、聚焦攻克石油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等方面成效显著。

    以“思政+战略使命”铸魂,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石油特色

    加快培养石油软件创新人才,实现石油工业软件自主可控,不仅是石油行业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现实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校近70年来,为我国能源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国家能源战略与国家软件战略的“双重需求”和“双轮驱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软件学院以入选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为契机,依托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石油“双一流”学科,强化战略使命驱动、注重产教融合导向,将石油精神与工业软件突破使命深度融合,将石大精神与培育石油软件创新人才有机统一,强化学生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荣誉感,打造新时代石油软件创新人才,推进石油工业软件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把握数字时代能源行业的关键命脉,筑牢能源强国的安全基石。

    以“思政+多元师资”领航,凝聚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合力

    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实施主体。学院积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师德榜样引领。引导教师聚焦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提升创新素养,发挥教师在创新思维、治学态度、创新方法等方面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二是强化师资团队建设,注重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引领。学院聘请著名石油公司企业导师21人、石油“双一流”学科导师86人,组建“学科交叉”导师团队,在学生创新意识培育、知识结构构建、学术思维养成等方面形成优势。三是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注重辅导员创新引领,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近年来,学院1个集体获评省级“青年创新突击队”,2人获评省级“青年创新榜样”,形成一支由科研导师、实践导师和辅导员组成的贯通院内院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创新型师资队伍。

    以“思政+课堂教学”培根,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关键环节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学院不仅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而且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兴趣、毅力、奉献精神等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一是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深入凝练计算机学科和石油学科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鼓励学生勇于攀登、勤于钻研、甘于奉献。学院“计算机网络原理”“C程序设计”“数据挖掘”等获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二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从时代要求、国家需求、社会价值等角度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三是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特色实验班。开设油气信息本研班、石油工业软件专项班,通过推进石油工业软件“卡脖子”痛点剖析、优质国产石油工业软件进课堂,激励学生树立高尚情操与报国志向,实现专业交叉教育和课程思政“1+1>2”的“双协同”效应。

    以“思政+专业实践”固本,激发创新人才培养内生动力

    专业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途。学院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注重发挥专业实践在激发学生创新动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整合校内优势资源,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学院成立石油软件研究中心,建有山东省能源大数据实验室等13个跨学科平台,在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攻关联合体中,锤炼学生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近年来,学院学生发表石油软件相关高水平论文50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230余项、软件著作权120余项。二是聚焦产学研用融合,搭建多样化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学院与中科院等17家科研院所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51家龙头企业,创建石油工业软件虚拟实践基地,在产学协同环境融合和“双导师制”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创新、务实、诚信”的优良品质。三是开展龙头企业项目实战,参与国产化替代软件研发。引入石油行业龙头企业工业软件面临的实际问题、项目与案例,开展石油工业软件需求分析等活动,在“面向工程、面向问题、面向未来”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

    以“思政+第二课堂”强基,厚植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底蕴

    第二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学院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成才需求。一是以各类竞赛为载体,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政策驱动、承办赛事、朋辈传承、宣传示范等举措,激发学生参与石油核心软件研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年来,学院学生获“互联网+”“双创”大赛等全国大赛金奖3项、学科竞赛奖项400余项。在读研究生创立公司研发的危化安全生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应用于近700家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突破2亿元。二是以“学业奋进班”为抓手,深入开展优良学风建设。通过教师指导、辅导员引导、朋辈辅导等举措,营造“勤学互助、超越挫折、自强奋进”的学习氛围,传承重视集体建设优良传统,为创新人才茁壮成长提供坚实保障。三是以就业教育为牵引,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创新目标和方向,更加合理地规划人生。近年来,学院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调查显示: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明晰、专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明显提升。

    以“思政+制度建设”守底,筑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保障

    制度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压舱石”和“指挥棒”。学院系统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学生创新能力目标达成。一是健全选拔准入机制。依托石油工业软件研究生招生专项、软件工程本研一体班等专项计划,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避免“唯分数”现象,切实把好入口关。二是优化师生评价机制。在教师入职聘任、职称晋升等环节,注重对教师师德师风、教书育人效果等方面的考核;研究出台《石油工业软件研究生毕业条件管理办法》《工程实践主要环节质量手册》等11项办法,形成学生能力达成评价的系列举措,破除“唯论文”现象,激发学生实质性创新潜能。三是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以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为依托,实施自主创新支持专项计划,在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对学生创新团队和创新项目给予激励。持续完善学生奖助学金与荣誉称号评选体系,健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奖励办法,促进石油软件创新人才全面发展。

    (王玉平 庞善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