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关键能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周鹏程提出,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之集合。我们认为,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生存和生活能力、有效沟通和团队共创能力、基于项目的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经过深入研讨,我们提出并践行“以问题为导向、以思维为主线、以活动为平台、以学生表现为评价”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把教学内容和目标分解成若干问题,在课前或上课伊始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堂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这些问题,并发现、解决新问题。

    课堂教学中,问题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各种教学活动围绕问题展开。创设环境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呈现问题是让学生探究问题,教师指导是为了给学生成功解决问题提供策略支持,鼓励学生质疑是为了让学生评价问题并发现新问题。问题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的效果、质量和效益。所以,教师应精心设置问题。

    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有能力、有办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现代课堂教学提倡教师要将单纯的教学过程变为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即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为此,我们在课前通过导学案、设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课中通过教师激发、师生互动生成问题,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课后通过整理学科思维导图等方式回顾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并体验、感悟学习的奥妙和兴趣,以及因为成功或失败给心灵带来的兴奋、喜悦、痛苦。

    以思维为主线

    以思维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思维参与教学的整体情况,包括学生思维参与教学过程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学生学的活动,不论是明确学习目的、感知学习材料、理解所学知识、掌握学科方法、迁移运用知识、反思学习过程,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其核心都是思维。对于教师教的活动来讲,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反思教学过程等,其核心也是思维。

    我们注重学生思维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研究性学习、学法讲座、论坛、辩论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探究,发现“为什么”“如何解决”,从学科素养、知识体系应用价值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往深处走、往宽处行。

    以活动为平台

    以活动为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和团队共创能力。

    我们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操作等。目前,我们在课堂常用的教学活动,有生活实景呈现与讨论、辩论与探究、课本剧表演等;在课堂之外,我们设置了丰富的活动课,如全校所有班级共同参与的选修课、从兴趣出发的各类学生社团、旨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的成人礼。除此之外,我们还依托学校的地理优势,利用光谷高新企业的众多资源,开设“光谷课程”,将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请进课堂。

    以学生表现为评价

    以学生表现为评价,旨在变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以多元、动态的评价标准科学衡量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引领教师变革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我们认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表现,都可以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师生在知识点的互动与生成,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内容。根据这一认识,我们革新了教学评价机制,在评价过程中加重了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知识点动态生成等要素的评判比例。

    (作者单位系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生命狂欢的真义     下一篇:漫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