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高质量发展的“晋江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三是增值评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2006年,福建省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2008年,晋江市出台《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提出“看起点、比进步、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晋江一中从激发每一名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促进每一名学生自觉主动成长出发,确立“三进三出”的教学目标,即“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经过三年努力,让成绩偏低的学生,达到中等水平;成绩中等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成绩优秀的学生,达到更有水平,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发展。依据这一目标,学校建立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看起点”,即考核一名教师的教学绩效,要先看其任教班级学生起始考试成绩的“家底”,学校把同一年级每个学生的起始成绩转换成标准差,确定其排列位次,这是考评的基点。“比进步”,即经过一个阶段、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将每一名学生成绩的标准差跟起点的标准差比较,就可以分析成绩是否进步。“论贡献”,即通过比较其任教班级全体学生前后两次考试标准差的变化,来确认教师“贡献度”,并赋予一定的分值。“看起点、比进步、论贡献”让教师从思想、心理、学习方法等层面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学生可以立足自己的起点,努力提升成绩标准差。学校不断改进“成绩标准差等级制”模式,开发的数据处理软件于2017年获得国家技术专利。晋江一中“教师教学增值评价”营造出公平竞争、比学赶超、协同共进的激励机制,该成果于2018年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启示:“县中振兴”,当务之急是打造一支“引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引得来”“留得住”,要软硬兼施。一方面,要直面并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需要,保障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另一方面,要为教师创造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平台,让教师有成就感。“教得好”,要科学借力。一方面,要准确把握高中育人模式的变化,深化教学改革,拓展思维和眼界,打造高效课堂;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教师提升专业自信,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经验与启示

    始终坚持文化兴校战略,真正把内涵发展作为价值追求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状态和校园风气的集中表现,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突出体现,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晋江一中坚持文化兴校,打造了以“石鼓学术”“文化故事”“石鼓景园”为代表的求真、崇善、为美的独特校园文化。

    一是“石鼓学术”求真,营造治学修业的学习氛围。学校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治学修业。地处石鼓山的晋江一中立志“做百年名校的奠基者”,深入挖掘学术教育,以学立人,学以成人。浸润学术课程,为学生求知人生奠基;营造学术文化,为教师学术发展助力,并以此引领学校走上优质中学的前行道路。学校石鼓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开办“石鼓讲堂”。“石鼓讲堂”以教育学术讲座与交流为主要形式,迄今已开展了400多场教育学术活动,推动校园形成良好学术氛围。与“石鼓讲堂”呼应的是纸媒《石鼓简报》。《石鼓简报》把选题重心对准当前课程改革中的教育教学难点,内容植根本校,汇聚教师的专业经验和专业智慧,至今已编印了300多期。学校“石鼓学术”文化的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追求真知、寻求真理的学习氛围。

    二是“文化故事”崇善,浸染立德树人的德育文化。晋江一中的“文化故事”自2009年始,迄今已成为校园文化特色品牌。作为道德情感交流的媒介,校园“文化故事”主要分为三类:学生写、说故事,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师生共同讨论故事。教师在学校各级大会上讲述文化故事,学生每日下午上课前讲述格言故事、晚修前讲述班级故事。“文化故事”为课堂提供了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升华情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的熏陶,在情境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校园文化故事活动的开展,见证了生命成长,珍藏了青春记忆,陶冶了人文情怀,丰沛了教育文化。在晋江一中,流传着许多耳熟能详的感人故事,如“校长茶道”、“王哲铭天文台”、书法屏风、残障学生帮扶小组等。“文化故事”成为哺育师生心灵的精神养料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德育载体,成为晋江一中学校文化的品牌标识,2020年学校获评泉州市特色普通高中(人文特色类)。

    三是“石鼓景园”为美,构建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形环境,也是一种无言的教育资源,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晋江一中的校园育人环境,经历70年栉风沐雨与历史变迁,实现了“自然校园”与“人文校园”的交融,形成了和谐的育人环境。晋江一中的“石鼓景园”凝聚了学校创办以来历代师生对美的不懈追求。“石鼓景园”包含“三门”“六亭”“十景”。师生徜徉在“石鼓景园”,出入“北大门”,驻足“邀月亭”,对话“鼓楼晋贤”,感受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有人文精神、有综合素养的儒雅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公民。学校楼栋的人文命名也是“石鼓景园”的亮点。这些大楼的命名及其含义,化为学校的文化光芒,展现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教育之美,展现了全体师生的崇高追求,并将这些追求化为践履决心,形成师生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启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发展中积淀的精神理念、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的总和,是一种教育人文与自然景观融合的文化样式,以其独特的文化结晶影响着受教育者,发挥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成功的学校文化建设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全面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县域高中只有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共有的人文精神来抓,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与和谐的育人环境,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实现学校办学境界的提升。

    经验与启示

    始终坚持科学的治校方略,致力于“建一所有哲学追求的学校”

    晋江一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探索学校管理本质和规律的实践方略。通过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文化中引入哲学精神和哲学思维,强化教育管理的专业理性、专业逻辑、专业制度;提升教师追问、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强化专业自信和专业判断;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习惯、方法和品质,掌握关键能力,支撑终身发展。校长陈燎原的理想,就是“建一所有哲学追求的学校”。

    一是“五校五园”统领发展目标。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理念及理念体系是隐藏在现象和事件背后的。晋江一中“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一种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这一办学理念一经确立就成为学校的思想引擎。在这一办学理念之下,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及路径是什么?2010年6月,晋江一中提出了“五校五园”的学校改进行动计划。“五校”即“理念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引校、特色强校”,“五园”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五校”是观念、方法、途径,“五园”是方向、目标、诉求。“五校五园”的意涵正在于充分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丰富内涵,完善机制,通过对“学生第一”这一核心理念的实践,落实“三进三出”,达成“三会三自”“三会三高”,抓实、抓细教育科研,造就一批专家型教师,实施一批特色项目,把晋江一中建设成“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五校五园”学校建设话语系统,既是理论系统,又是实践系统,它们在“哲学治校”这一总体方略的统合之下,互相促进,相融共生,不断转化为支撑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资源。

    二是“组织淬能”创新治理体系。县中振兴不仅需要大环境的支持,也不能忽视学校内部治理的小环境、“小气候”。晋江一中基于“哲学治校”方略,根植于福建省规范办学行为、晋江市支持名校长办学治校等举措培育的丰厚土壤,探索学校内部治理的路径,不断激发组织活力。学校从党建统领、组织重构、课程变革、团队建设、资源整合、改革创新、自我发展7个方面构建治校育人能力模型,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学校章程为依据,以《新时代学校管理纲要》为遵循,以党委校委会、校董会、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四会”为主要载体,建立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现代学校制度。在组织重构方面,学校设立党建引领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在校内推行扁平化、分布式治理,进行校内二次分权赋能,改变过去从属关系的组织模式,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将各个项目管理细化并拆分,放到适合的节点岗位上,形成“目标建设+任务驱动+自主空间+科学评价”的推动模式,后勤围着一线转、领导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学生转、全校围着育人转,实现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互融共进,学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决策指挥系统、执行落实系统、参谋咨询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

    三是“精细管理”提升治理效能。学校内部治理只有达到足够的精细化程度,才能让立德树人在每一名学生生命成长中见效。晋江一中精细化管理强调全程跟踪、把握细节、落实到底、作出成效,注重从“点”(理念)到“线”(各口系统),再到“面”(各自的管理范围),最后到“体”(范围合成),促进精细化管理以规范化制度为保证,最终走向以实践理性为保证、以道德自觉为保证。一是体验式德育管理。以“六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卓越)之星”管理、评价为目标,以“文化故事”为载体,在精细化管理中引导师生从道德观念向道德践行转变,逐步形成道德自觉。二是“问题教学”管理。问题教学既是学与问的辩证法,又是认知规律。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的“三问三解”,即教师在备课、上课、练习、作业、复习、考试、评价等环节,都强调落实对知识(现象、道理、规律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讨论和追问,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意义与价值”。三是时间管理。树立时间观念,科学安排时间、合理节约时间、高效利用时间。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教师要有效支配教学时间,留足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力求提高学习效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