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开新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更高视角、更大格局。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提出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凸显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分量之重。

    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2022年,教育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教育新的贡献。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一如既往关心关切教育战线,考察了中国人民大学、宜宾学院、新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陕西省延安中学等,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等回信,给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等,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等,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一年,顶层设计密集出台。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愈加翔实,路径愈加清晰。

    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教育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

    教育部多次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教育部党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连续召开会议,推动全系统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落实到教育强国建设上。每逢重大政策出台,教育部第一时间坚决贯彻,推动落实。

    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一年来,教育部牢牢把握促进公平、提升质量这两条主线,立足长远谋全局、集中精力抓大事,发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部署实施“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启动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教育部推动全系统牢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有关部署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

    今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执行。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重庆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深有感触:“我们不仅要理解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台的背景与意义,更要从现实视角出发,比较实际教育教学与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探索更多有效的落地经验。”

    2022年,教育部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点、提升水平、维护稳定、强化督导,并完善部际专门协调机制,推动各地健全工作机制。天津市河西区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决策部署,建立“日巡查、周检查、月督察”专项治理机制,确保治理有力有序。该区同时还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为抓手,开展思政、法治、科普、文体、艺术、劳动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总量和增量均为历史之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为更高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效服务体系,并在原24365就业服务平台基础上全新升级建成“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真没想到在封控期间,能通过网络面试成功找到工作。”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小吴今年3月到上海求职,不巧遇到疫情。本以为就业无望的她,最终成功求职。

    普惠性幼儿园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入地上学更加便捷,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学生入学重点高校机会不断增加……一个个惠民行动接连推出,一本本民生账单硕果累累。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将有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教育同人民群众期待更加契合,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更加强化教育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给国家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如何适变应变?如何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教育战线充分把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要支撑和基础工程的特殊意义、特殊价值、特殊战略,精准认识教育内外部形势和环境条件,开展一系列工作。

    回望今年1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明确高等教育要以创新发展支撑国家战略需要,由此确定了全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

    以此为起点,一年内,聚焦以人才培养服务人才强国战略、以科研创新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以学科专业结构适应新发展格局、以“双一流”建设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布局等方面,各项举措接连出台。

    ——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要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

    ——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就加强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展开会商,并与国资委共同组织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见证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联合发布《卓越工程师培养北京宣言》。

    ——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

    ——召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会,动员和凝聚高校社科界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自身实际,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

    ……

    “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以原始创新为牵引,根植时代沃土,服务国家战略,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规律性认识,产出更多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重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

    “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羲和号”逐日……浩瀚宇宙,见证了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也凝聚着我国众多高校科研人员的心血。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宇航系主任王兆魁说:“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打造‘国之重器’。”

    这一年,随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按类型教育定位办好职业教育进行了科学的顶层设计,教育部持续加大职业教育工作力度,从法律地位、办学条件、师资建设等多方面作出重要部署,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审时度势,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令教育战线干部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今年毕业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郭宇豪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首届本科毕业生。作为首批“吃螃蟹者”,郭宇豪和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一纸文凭,更是通向未来的多元选择。“面试邀约变多了,岗位含金量明显提高,当我跨过学历的门槛,又有技术能力加持,选择面一下子宽广起来。”郭宇豪高兴地说。如今,他已是一家电气行业上市公司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

    一系列举措,体现战略方向:教育部将进一步支持引导教育战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源源不断培养和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产出更多原创性科技成果,努力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