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情思教育 提升核心素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1-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对优秀学生的定义具化为“全面发展的人”:兼具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素养。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使核心素养可知、可学、可教、可评,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重头戏。江苏省新沂海门中学附属学校(以下简称“新沂海中附校”)积极推动这场由“知识技能型教育”向“素养培育”转变的美好变革,以“锻造核心素养,成就更好的自己”作为教育使命,以“实施情思教育,培养能仁人才”为办学理念,不断深耕“情思教育”特色品牌,助推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我们不应该只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应该关心他们的情感、精神和身体成长,因为这些方面和智力发展同样重要。”校长宋军表示,新沂海中附校打造了“情思教育”,“情”指情感、情商、情操,“思”指思辨、思维、思想。“情思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人”本身,分别从人的情感培育、思维生成、行为培养来帮助学生成长;追求的是一种“情思碰撞,情思激荡,情思相融,情思共生”的教育样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的枯燥、冷漠、无趣、知识化的现状,最终实现学生情感层面的“乐学”和理性层面的“善学”。在实践中,新沂海中附校“情思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引入情思管理、践行情思德育、打造情思课堂、构建情思课程,组建学校独具特色的“情思教育”体系。

    引入情思管理,凸显文化立校,为学校谋篇布局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让学校成为人性闪耀的地方、正能量集聚的场所,是学校管理的价值所在。学校传承江苏省海门中学“实施人性教育”的百年管理精髓,坚守“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完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打造情思管理体系,切实做到“文化立校”“以文化人”,让新沂海中附校真正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教师精神丰盈的家园。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内部治理体系。学校先后制定了《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教职工工作规范若干条例》《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学生十六条行为准则》《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班集体达标创优考核评比条例》等规章制度,还根据学校实际与制度的执行情况修改原有的规章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人性化。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坚持校务公开,定期组织教学开放活动和民主评议活动,加强学校岗位管理,规范用人行为,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夯实教育中坚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为抓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依托,抓牢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育引导。积极引领自主研修,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学校加大“情思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力度,聘请教学一线特级教师、专家担任导师,与省内同类名校开展互访、互学、互动,邀请专家、名师来校作专题讲座,努力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平台,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践行情思德育,强调立德树人,为德育定调

    新沂海中附校所打造的情思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创新模式,是依托“情思教育”背景逐步形成的创新育人理念。通过情思德育的内涵研究,探索当前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与方法,让德育既有“情操”的锤炼,又有“思想”的体悟;既有“情怀”的展现,又有“思辨”的光芒,真正把德育活动内化为生命成长的需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根植到灵魂深处。

    实施《新沂海门中学附属学校德育活动方案》,落实德育工作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情思德育工作的一个中心指的是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操作项目,两个基本点指的是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仪式庆典节日活动。既要认真贯彻落实《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重点在说话、走路、写字、坐姿、见师问好等方面下功夫,又要开展计划周密、目的明确、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比如体育节、艺术节、科学节、毕业庆典等,开展得有声有色,展示了海中附校学子的风采。

    研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提升德育活动品位。德育课程将使学校德育更系列化、规范化、现代化,学校引入了江苏省海门中学的“梦想德育”课程,并研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实施“与先生面对面”系列德育课程、研学旅行课程、“与朋辈之星面对面”课程等。并鼓励少先队、团委、学生会等组织积极研发学校德育课程,使德育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审美需求,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家校社合作共商,构建协同德育格局。有效德育必然需要扎根于真实生活,要亲近社会,为此新沂海中附校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德育,开始了合作共商的教育活动。学校搭建了“主题班会”“家长课堂”“心理讲座”“科普讲座”“作家进校园”等多种平台,调动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教育价值。

    打造情思课堂,突出核心素养,为发展奠基

    核心素养要落地,课堂是主渠道、主阵地。新沂海中附校积极打造情思课堂,使情思教育落地,使学生在情思课堂中打开心扉,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情思课堂的核心是“四有五环节六要素”。“四有”就是在教师课前备课、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中,必须具有四个教学理念:一是心中有学生,二是心中有目标,三是课堂有活力,四是训练有迁移;“五环节”,就是在课堂中必须具有的五个教学环节,即情意导入、提出问题(任务、目标)、组织阅读(自学)、当堂训练、归纳拓展等五个教学环节;“六要素”指情感、情商、情操、思辨、思维、思想。

    情思课堂主张在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以情感启动为先导,以培育学生思辨能力为目标,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即发展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在学生有效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以发展思维能力为目标,培育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情操,包括学生在道德、情感、意志、挫折、耐受力等方面的品质,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在学生学会处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过程中,以社会情境(真实或模拟的)为背景,以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也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进一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思想观念,即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建构情思课程,搭建课程体系,为启航吹哨

    “课程是什么”“课程为了谁”“课程走向何方”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课程设计才有高端的站位,课程实施才有具体的路径,课程评价才有基本的方式。新沂海中附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对教育本质的独到领悟,对学校培养目标“情思相融、灵魂高贵,具有发展潜质的后备人才”的精准把握,首创性提出“情思课程”概念,从课程哲学、课程机构、课程图谱、课程实施入手,着力打造具有书院特色的校本课程。

    课程机构,情思课程的顶层擘画与组织架构。学校另辟蹊径、大刀阔斧启用书院管理方式,重启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师山书院”。聘请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海门中学教育集团总校石鑫书记为名誉院长,学校校长——全国第十届优秀外语园丁奖获得者、南通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宋军任院长,并配备了两名副院长,全面领导、谋划、设计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师山书院下设校本课程项目中心、校本课程教学中心。项目中心包括四个部门,即宣调部、研发部、执行部、监测部。教学中心借鉴高校管理模式,根据学校实际设置四个分院,即人文学院、科学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各学院以项目承包制的方式承担学校研发部的校本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管理部门内部关系的理顺,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管理保障。

    课程图谱,情思课程的课程结构与丰富内涵。学校秉承江苏省海门中学前瞻高位、操作成熟的校本课程架构,通过广泛发动、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全体教师课程研发的主动性、积极性,目前已研发、开设价值类、学术类、拓展类、技能类四大类52项选修课程和社团课程,基本架构形成具有附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图谱”。学校校本课程分别由科学学院、人文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以项目承包制的方式承担,如艺术学院就承担了“国画社”“凡音民乐团”“F&X舞蹈团”“吾定义合唱团”“针心针意社”“创意手工社”等六个选修课程、社团课程。

    课程实施,情思课程的运行体系与多元评价。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校努力创新校本课程评价方式,全力构建激励为主、灵活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学校出台了《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明确校本课程评价权归项目中心监测部,由监测部独立行使对学生、课程导师的评价权。

    发扬江苏省海门中学优良办学传统,让核心素养落地,让师生健康成长,把新沂海中附校办成徐州乃至江苏前列的高品质中学,是新沂海中附校办学的发展目标。学校今后将围绕学生成长,继续深耕“情思教育”品牌,进一步提亮教育特色,扩大品牌效应,努力将学校塑造成为师生扬帆远航的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让新沂海中附校成为徐州大地上的一盏教育明灯。(宋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