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选育机制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参加“两会访谈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陆亭参加“两会访谈录”。

    ■2023两会访谈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点”,如何有效发挥自身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

    3月8日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做客刊社“两会访谈录”,围绕高校如何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锚定目标

    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

    记者: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国际科技竞争空前激烈。如何找准高校在“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中的定位?

    汪小帆: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发挥着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是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阵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高校要主动迎接机遇与挑战,担负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将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转化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势。在这一过程中,要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当好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策源地。

    马陆亭:国家对教育、对大学、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视,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对创新的期盼。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和活跃前沿,高等学校的人才集聚功能、科学源头作用和重大创新突破值得期待。不同类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定位有共性也有差异:共同点是围绕知识、技能、思维等要素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力,差异点是通过不同要素组合培养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例如,研究型高校重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提升,工程型高校注重技术突破和实践能力提升,应用型高校注重在应用中创新。不同类型高校都应基于自身优势和特色,明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

    记者: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哪些特质与能力?其培养目标应涵盖哪些方面?

    汪小帆:拔尖创新人才必然要有十足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具备科学家潜质,立志于投身科学研究事业。当学生拥有这些特质的时候,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探索,并不觉得疲惫,而是身心愉悦。当我同这样的学生交流科学研究时,他们的眼中都闪动着光亮,这正是源于对科学的热爱。高校的人才培养,就是要点燃这种激情,激发优秀苗子的潜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坚持质量为先、创新为要。在培养目标上,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格养成,将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相结合,坚定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用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

    马陆亭:“创新力”与“实现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创新力”的内核是思维能力,“实现力”的关键是技术技能。大学作为一种开放型、学习型、创新型组织,要将知识传授、思维开发、技能训练、技术转化进行统筹设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科学成才、全面发展”这4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创新力”和“实现力”的培养,让每名学生的创新潜质都得到科学引导和有效开发,造就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拓展路径

    以选育机制创新为引擎

    记者:在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高校采取了哪些重点举措,进行了哪些机制探索?

    汪小帆:近些年,我国在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包括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及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取得显著成效。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是一项长周期、系统化的工作,高校的发力点是让有潜力的学生尽早加入科研项目,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志趣、发展优势特长;建立本硕博衔接培养机制,创新全周期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海外交流和学习平台。例如,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实施“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行动态进出机制、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和书院制,形成“重基础、跨学科、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马陆亭:面对新时代新使命,高校在选才、育才、用才中更加强调价值引领,制度设计上更加重视整体性与协调性,通过科教融汇、学研一体、学术共同体建设、高水平科技平台建设等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可见,稳定且高效的育人机制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机制创新也成为人才选育的主要驱动力。

    记者:当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机制还存在哪些堵点和痛点?如何有效破解?

    汪小帆:一方面,我国还缺少专门针对博士研究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议设立“拔尖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造就引领未来的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一是不拘一格选人才,选拔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通过高水平资格考试、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建立动态调整和分流机制;二是创新机制育人才,鼓励建立高水平导师组,联合指导学生,探索建立跨学科、跨学校的双博士学位,以培养学科交叉型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师考核评价和服务管理机制。探索长周期、分类评价机制,对承担重大原始创新研究或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员或团队,实行考核评价支持政策。在服务中推进流程再造,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让师生办事“最多跑一次”。

    马陆亭:从高校内部来看,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各要素密切结合,让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防止出现育人与科研“两张皮”的状况。从高校与外部的联系来看,应当更加重视创新生态的形成,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和创新型企业深度融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此外,如何增加学生自主科研的体验,全方位提升科研实践能力,也是机制建设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

    育才造士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石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请问,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如何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马陆亭:高等教育一直倡导“以大师培养大师”。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贡献。对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而言,一是要重视师德师风,在教育学生时要以德为先;二是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勤于善于和学生打交道,以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对于高校而言,必须引导教师心怀“国之大者”,心系国家发展,营造让广大教师投身于科研工作、全身心干事创业的氛围。

    汪小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工作。要让更多高水平教师投入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推动师生在共同探索科学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例如,建立高水平导师组,联合指导学生,导师组可以由学术大师、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组成,可以包含不同学校或不同学科的导师,也可包含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导师,给予导师组充分的自主权。同时,要发挥教师学术能力对教育能力的溢出效应,拓展教师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有科研水平,还要热衷人才培养,要乐于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主动探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特点,对课程设计、教育内容、教学环节持续精研与优化。这就要求教师投入巨大的精力承担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与指导工作,高校也应当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记者: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们既要悉心育才,也要倾心引才。应当如何看待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和人才自主培养之间的关系?

    汪小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和人才自主培养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科研机构,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不能只靠自己单打独斗。引进高层次人才可以和自主培养高水平博士研究生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凝聚起更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我们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与合作规则,引导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共同开展有组织科研,共同围绕关键性科技问题和“卡脖子”难题持续攻关,让其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快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

    马陆亭:高校助力国家创新和人才高地建设,既要靠自己培养人才,也要重视人才引进和交流合作。拔尖创新人才不是孤岛式培养,也不是偶尔冒出,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是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遍布于各行各业关键领域,势必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因此,我们要通过高水平开放应对激烈的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通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创建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