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在这里点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4-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都一中学生在西南石油大学航模科普基地、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接受科普教育。谢娜 摄

    “哇,我居然会用摩斯电码发报了。”“哥哥姐姐们的机器人对抗赛太精彩了!”近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新都一中实验学校初一(1)班的学生,迎来了一堂特别的科学课。当天,他们走进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等实验室,在大学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并体验电码发报、操控机器人等。

    走进大学实验室,探秘科学世界。这样的科学课堂,在成都市新都区的中小学已是一种常态。

    新都区位于成都北部,其基础教育体量稳居全市之首。区域内有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医学院等3所高校。近年来,新都区充分利用属地资源,搭建起“校—地—校”协同育人机制,特别在拔尖创新人才和科学教育方面,与属地高校深度互动,构建起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区域科学教育得到了高质量的发展。

    建立“校—地—校”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驻地高校,是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宝贵资源。”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亮介绍,2018年,新都区委区政府先后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医学院等驻区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共建基础教育联盟,做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形成了多种模式的环高校基础教育联盟。

    “我们为联盟内中小学校开放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资源,同时提供教师培训、入校指导等服务。”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昌元介绍,“环西南石油大学基础教育联盟”现有16所学校,多校共同发挥优势,在科学教育上发力,开设石油生成记、地下实验场、钻井仿真技术、太阳能电池应用DIY等40门科普课程,学校集合校内资源创建的四川省能源文化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入选“2022年度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营地)创建单位名单”。

    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证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记者了解到,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新都区与高校共同成立基础教育联盟领导小组,并建立校地合作的协作推进机制、项目培育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学校鼓励教师到新都区中小学校授课,并在职称评定、职级晋升时,认定课时并可抵扣校内工作量,以此激励高校教师走进中小学校。

    在高校与地方“校—地”合作的背景下,高校和基础教育学校的互动日渐深入,形成了“校—地—校”协同育人生态。

    去年,新都区毗河中学加挂成都医学院附属初级中学,正式与成都医学院实行校地深度合作,成都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张薇薇挂职毗河中学副校长;新都一中作为西南石油大学附属高中,其CYPT校队与西南石油大学CUPT校队结成对子,实现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学术交流。

    精准对接,培养科技领域创新人才

    讲台上,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二级教授贾春生演算着复杂的数学公式;讲台下,新都一中的学生聚精会神听着,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会心一笑。走进中学上课,贾春生已经坚持近4年了。依托西南石油大学的优质资源,这样的课堂场景,对新都一中来说已是一种常态。

    科技创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新都一中课堂的这种“常态”,正是与高校深度合作,精准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缩影。

    新都一中2016年成立专门的铭章学院,采用大学的学院制管理体系,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2018年,获评成都市普通高中学生早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高校给我们提供了高水平的专业支持。”新都一中科学教师赵博涵介绍,西南石油大学组建了专家团队为新都一中学生提供大学先修课程,并对学生研究课题提供指导。

    “我亲眼看见了化学课本上的黄铜矿、赤铁矿等石头。”近日,新都区香城中学学生何礼思和同学们走进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探秘自然界中的化石。这是香城中学卓越学生干部成长学院系列课程之一。

    2015年,在西南石油大学的指导和帮助下,香城中学成立科技创新工作室。西南石油大学相关教师常态化为学校开展科技创新类学术讲座和大赛的集训指导。近年来,香城中学科创成果显著,2017年,学生参加“MakeX机器人挑战赛”获得全国总冠军,有4篇论文在杂志上刊发,并申请了1项新型专利。

    在精准的需求对接下,新都区高校附属学校、联盟学校依托高校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开展了各层级、各类型的人才共育项目,有力推动了育人方式深度变革。新都一中与西南石油大学合力共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体系,四川音乐学院与多所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合作,西南石油大学在新都区高中学校设立多个博士工作站,指导师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出版专著1本。

    用好资源,开展普适性科学教育

    “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需要我们面向全体的。”新都区基础教育科科长代明亮告诉记者,除了早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更要做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性科学教育。得益于对高校资源的有效利用,新都区的科学教育实现了高起点的发展。

    新都区兴乐路小学从低年级开始,为所有学生开设了系统的编程课程,从图形化编程开始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还将学习机器人编程和C++编程。

    为何兴乐路小学能够顺利开设这样的课程?这同样得益于高校的帮助。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将该校作为“元宇宙计划”青少年信息素养提升项目共建基地,充分提供师资和课程支持,保障学习课程的顺利开课。

    与此同时,新都教育依托高校资源,建立了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培养和学生培优专家团队。主题式、项目式的培训方式让教师们充分感受到了合作、探究、测试、优化的乐趣。新都区科创教研员赵山介绍,每年依托环西南石油大学基础教育联盟开展各类教师培训10余次,年参训教师累计700人次。

    在新都区“校—地—校”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下,各个中小学校也变得更加主动去寻求高校的帮助,区域内的科学教育变得多元而专业。石板滩中学在成都航空职业学院的帮助下,开设3D打印和编程课程;蚕丛路小学因地制宜,结合校园文化,研发特色STEM校本课程“蚕”,并在全校师生中推广……

    尝到了与高校深度合作的甜头,新都区将教育触角伸得更远。去年,新都区开始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在基础教育开展“信息学”科学普及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前,已创建15所区域特色信息学示范校,并开展全学段信息学普及教育,在“双减”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社团课程、课后延时服务、周末和寒暑假托管服务等,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校长说

科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张烈辉

    科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从青少年抓起。西南石油大学刚刚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赵金洲教授,就是从小怀揣“油气梦”,现在成了全国压裂酸化领域的带头人。

    西南石油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历来高度重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发挥科技优势服务基础教育。2018年,西南石油大学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成立“环西南石油大学基础教育联盟”,与新都区中小学校在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早期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和探索。

    西南石油大学鼓励教师到中小学校授课,其课时在职称评定、职级晋升时,可抵扣校内工作量;将实验设备设施、图书馆、科普基地等资源向中小学校开放,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与新都区教育局共建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

    今后,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与各方加强联系合作,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寻找契合点,挖掘特色和亮点项目,以实际行动为加快“优教成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西南石大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校长)

    局长说

科技教育助力香城蓬勃发展

王亮

    科技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也包括基础教育领域。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聚焦“建设教育强区”奋斗目标和“加快构建具有新都特色的高品质教育体系”的区域背景,从顶层设计、课程构建、机制创新、实践路径等方面全面构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印发《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关于“信息学”科学普及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科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一体化培养。近3年,全区建设高品质区级青少年科普基地两个,区域科普分中心6个,开展“创新教育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多渠道、多层面搭建科创教育发展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