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有感有效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4-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高校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应当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环境、课程、保障三个向度持续发力,构建完善互嵌共生、显隐结合、系统联动“三位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有形有感有效地在大学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造“互嵌共生”的环境

    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恰合的环境。高校可以通过创造各族大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条件,扩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范围,建设全面嵌入式、增进共同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环境体系,把各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聚在一起。

    构建共居结构。稳妥有序地安排同年级同班各族学生混合寝居,不同年级班级学生混合居住,探索分类别、分重点的公寓辅导计划,开展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推动建立各族学生相互包容互嵌、交融和谐的生活结构。

    深化共学机制。统筹兼顾入学基础、学习阶段、课程类别等因素,安排各族学生混合组建教学班级,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搭建知识交流平台,探索分层次、分阶段的课程导学计划,推动建立各族学生互帮互助、协作共学的学习模式。

    创新共事载体。开展以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导向的多层次多领域科研、文体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共同组织活动、共同参与竞赛、共同完成项目,让各族大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推动各族学生共同团结奋斗向纵深发展。

    营造共乐氛围。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引领和调节作用,通过正向引导和人文关怀,以共事促共识,在关怀中成长,不断增强各族学生团结合作的自信感、携手并进的成就感、相互信任欣赏的幸福感,深化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信念和动力。

    建设“显隐结合”的课程

    有效的教育离不开丰富的课程。高校应积极促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通识课程、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网络在线和校园文化等五大课程模块“显隐结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探索课程协同育人新模式。

    开设通识课程。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讲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提高学生对“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融入思政课程。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在专业课程中发掘隐含的民族团结因素、将民族团结进步案例转化为教学素材、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软融入”课堂教学,培根铸魂,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融入实践教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建立校际、校地政产学研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合作机制,为各族学生打造交往交流交融的学术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融入网络课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建设。

    融入校园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注入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体现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创产品、创作蕴含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挖掘校园文化富矿,着力营造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团结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擦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价值底色,使师生处处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通过校园媒体,全程式、立体化地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讲好中华民族大团结故事,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不断涵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让大学生成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提供“系统联动”的保障

    有效的教育离不开坚实的保障。高校应建设全面系统、多元联动的全过程全要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保障体系。

    加强政治保障。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政团学共建、教学科研主导、师生共同参与、上下联动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加强制度保障。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党建思政、教育教学、绩效考核、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全过程,从空间环境、互动交流、认同教育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制度,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监督保障机制、考核机制,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规范化。

    加强人才保障。选优配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队伍,建设以党政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为主体,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育人团队。

    加强经费和技术保障。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项经费,强化相关预算管理考核。

    加强技术保障。巧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推送兼具思想性和生动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教育内容,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网络教育的黏性。创新网络全媒体教育,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计划,网上网下融合、线上线下联动,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引导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师生之心、践于师生之行。

    (作者石亚洲系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李振旭系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2-GMI-043]阶段性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