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大法学院:追寻红色足迹 共创美好未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6年是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三十周年之际,值此,法学院志愿服务团与文学院师生一道重返“三山行”最初的目的地之一——位于山东省蒙阴县的蒙山,进行以“追寻红色足迹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三十年前,我校初访蒙山时的实践团成员、我校杰出校友李玉国同志,现已经成为山东省蒙阴县副县长。三十年来,他扎根在蒙阴这片热土,利用自己的所学不断奉献。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将实践地点选定在坐拥着蒙山的山东省蒙阴县,既是对三十年来实践活动的回顾重温,不忘初心地传承,更重要的是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探访红色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学习吸取革命战争年代时期的伟大精神财富,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大学生努力成为有梦想、有担当、有定力、有作为的时代青年。带着对沂蒙地区的崇敬,以及对蒙阴县走访实践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杰老师,法学院刑法学教研部副教授张晶老师和两位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的带领下,实践团的十位成员踏上了这趟红色旅程。


来到以果品交易为主的大谢庄村,我们的实践团队受到了当地村民们热情的欢迎,个大汁多的水蜜桃慰劳了一路舟车劳顿的实践团成员,同学们甜在嘴里,暖在心里。整齐的校舍,沿湖的公路,看着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能看到的是眼前的大谢庄村,不能看到的是为新农村建设付出无数心血的各级领导和人民。经济水平赶上来,法律意识会如何呢?

实践团成员就针对大谢庄村的蜜桃购销这一特色进行了关于法律方面的了解。尤其针对村民的生活收入、消费维权、民主权利的保障与落实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根据受众群体的年龄段、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我们的实践服务团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化繁为简,在走访了解的同时也为村民们讲述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其防范措施。随后我们又走访了民主化进程示范乡镇——高都镇,并针对当地的民主保障制度进行了解宣讲。

在健康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各种保障制度已经比较全面,但比起切实的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村民们知道保障就在身边,让村民们知晓如何利用身边最有力的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的理念也在我们宣讲团走访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为村民们带来更有效的帮助。


大谢庄村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部分之一,就是为留守儿童们建设的金穗希望小学。取义金穗,希望孩子们都能像麦穗一样,在成熟的时刻焕发金黄的光辉。蜜桃采摘季节快要过去,许多孩子又将成为留守儿童,在父母缺席的日子里,能为他们带来最多温暖和希望的就是村里的希望小学了。时值开学,我们的实践团在出发时就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文具用品,小到铅笔橡皮,大到字典书包,都是我们青年学子关怀的心意。小时候,最重要的事莫过于一个梦想。为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关于部署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我院的实践团在对留守儿童的宣讲接触过程中贯穿了“中国梦我的梦”这一主题。

脍炙人口的“梦娃”系列公益广告以天津泥人张作品“梦娃”形象为依托,从“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七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生动解读。旨在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实践团也借用了梦娃这一生动形象从这七个方面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具体而又活泼的宣讲活动,孩子们也踊跃参加分享自己的梦想。活动最后,孩子们都在信纸上写下了自己心目中五彩斑斓的梦想。“梦娃”团队在为大家分发礼物的同时,也在心中默默祝愿孩子们:心中有梦,不畏前行!


红色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沂蒙精神的发源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杰老师的带领下,党员们在英烈亭前,面向党旗庄严的重温了入党誓词。

在这场红色教育中,我们重温了抗战时期的整场战役经过。纪念馆后面的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镌刻着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墓区内掩埋着2800多名烈士的遗骨。在沂蒙情雕塑园内,导游为我们热情介绍了沂蒙六姐妹、红嫂乳汁救伤员、飞兵抢占垛庄等革命英雄故事。大家在沉浸于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中的同时,不禁赞叹革命前辈的英勇无畏。正是这种“军爱民民拥亲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革命精神塑造了这样一批时代先烈们。

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今日,许多英烈我们仍然叫不出名字,但是他们在中华大地上所谱写的壮烈诗篇,却长久地传承在人们心中,他们为争取独立解放而奉献的宝贵生命,终将化作不断的精神源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前行。学习沂蒙精神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为我们的法学学子在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上了宝贵的一课。蒙阴实践之旅行将结束之际,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杰老师以一首七言律诗回顾了文法学子的这趟红色之旅:

三秩重走三山行,文法学子志气虹,

躬身实践受益多,蒙山沂水处处情。

蒙阴之旅的结束,却是更大的人生之旅启程。红色革命精神的种子,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都激励着我们法学学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法学人,永不止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