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末代”保送奥赛生抢闸通关 232人获保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3-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学子们等待高考分数之际,昨天本市已有18名清华保送生收到首批录取通知书。据了解,由于明年保送生制度将对奥赛生关门,所以保送生规模将缩减至今年的40%多。

作为大规模保送的最后一年,本市今年获得保送录取的学生共232人,其中清华、北大、浙大和北外是录取本市保送生最多的高校。昨天,来自新华中学的马晓萌等18名保送生正式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据悉,今年本市共有232名保送生,较去年增加了30人,是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获得高校外语专业保送资格的考生人数为105人,占到保送生总数的近半壁江山。但从明年起,高校保送生政策将对奥赛生 关门 ,本市今年这一高数据或将成为历史。教育部等五部委曾联合发布通知,规定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余奥赛获奖者都不再有保送资格。

渤海早报记者在教育部公示平台上看到,今年,本市具有保送生资格的考生共347人,其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各类奥赛获奖者的人数占到总数的52%。这意味着,保送生新政从2014年执行后,本市享受保送生资格的人数将缩水近六成。

作为新政执行前的最后一年,各高校对待保送生政策也采取了 加油 或 刹车 的举措。今年,授予天津考生保送资格的高校共计35所,多是国内顶尖名校,京津沪地区的高校占到19所,约三分之一是语言类学校。其中,北大招收25人、浙大23人,清华和北外各招收18人,复旦、上交、中科大也是录取保送生的 大户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