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海县: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优质学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2-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西双塘小学是天津市静海县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走进校园记者看到,从教师办公室到学生教室全部为地热式供暖,每间教室都有柜式空调、多媒体教学设备,造价160余万元的塑胶操场在农村格外显眼……该校校长李金振深有感慨地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县里实施的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达标工程,如今我们这所农村校的教学条件比县城的一些学校还好!”

在静海县,像西双塘小学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县抓住天津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的契机,先后投资1.5亿元完成了126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初步实现了城乡同步推进,加固维修和现代化达标建设捆绑前行,薄弱学校和基础较好学校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

校园环境变化翻天覆地城乡办学条件更趋均衡

“学校变得漂亮了,还有那么多电脑、大屏幕电视……”“我发现老师们开家长会时的精神头都足了,讲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还真好!”两位刚刚参加完团泊镇中学家长会的家长边走边聊着。经过现代化学校达标建设,团泊镇中学确实变样了,学校在硬件建设上投入近120万元,班班安装了大屏幕电视,新建了透视围墙、文化长廊,改造了锅炉房取暖设施,整修了操场,粉刷了内外墙……

静海县在达标建设过程中,学校硬件条件的提升一直与全县校舍加固维修工程捆绑进行。2009年,投入1.23亿元,完成48所学校的加固维修;2010年,投入1.52亿元,完成38所。2010年通过验收的44所现代化达标学校,共投入资金4500万元,新购教学仪器、图书和设备;还投资近1000万元,加强了学校保安队伍和警务室建设,安装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全面提升了学校安全水平。

达标建设工程修补了许多农村学校的历史遗留硬伤。静海县唐官屯镇赵官屯小学、中旺镇姚庄子小学等4所学校一直被称为操场“老大难”学校,长期存在着面积偏小、地面不平整等问题。比如赵官屯小学,学校操场涉及附近的两个村子,一直无法协调。推行达标建设工程后,校长姚玉佐亲自到两个村子,一家一户地给村民做工作,宣传现代化达标工程的要求和意义,终于把村民感动了,两个村子共同为学校修建了操场。看着学生们终于能在操场上自由地奔跑,姚玉佐感到无比欣慰。

“过去,孩子在这上学我都有点担心。经过现代化达标建设工程,教学楼坚固了,校园环境也漂亮了,家长们的心终于落地了,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优质学校了。”双塘镇杨家园村村主任看到杨家园小学的变化,由衷地感慨。

静海县教育局局长孙开祥说:“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建设,进一步缩短了城乡差距。尤其在农村校办学条件提升方面,静海用1年时间干了5年甚至10年想干都没有干成的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