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赛 天津职教“新名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1-06-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盛夏津城,魅力四射。6月24日至6月27日,备受瞩目的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津举行。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000多名参赛选手云集天津。在这里,他们彼此交流,相互切磋;在这里,他们激扬青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无限的人生价值。

赛项设置紧贴产业发展

本届技能大赛共设置了16个专业类别55个比赛项目,是历年来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除往届大赛的传统项目外,“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等一批“热门”产业比赛项目被纳入到大赛中。

在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比赛现场,记者看到参赛选手正在忙于设置和修改计算机上的各项参数,而他们的题目就是使工作台上的电话、计算机和有线电视三大网络相互兼容,做到语音、数据、图像的“联通”。“我们邀请了国内几家知名通讯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出题到考场布置到裁判,全程参与比赛的各个关节。可以说比赛项目完全是目前我国‘三网融合’环境的真实模拟。”该项目总裁判长、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刘荣介绍说。而在今年的大赛上,各个赛项都实现了由行业牵头、企业参与、教育部门配合的工作态势。

“大赛发挥出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为行业企业提供生产第一线的急需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提升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市教委主任靳润成说。

赛场成舞台照亮成才路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带动下,各省市、各地区都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技能比赛,总计参赛人数达到400万人以上。

球场上,选手们携带着自己设计并制造的机器人战将,闪亮登场;烹饪台上,在蓝色火焰的上方不停翻炒的是有力的臂膀;裁剪台上,一双双巧手驾驭的剪刀,游刃有余地穿梭在美丽的图案中;T型台上,一张张青春、自信的笑脸,正在走向那条通往未来的星光大道。随着一批批高水平的技能高手从大赛中脱颖而出,得到企业的高薪争抢,“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这句口号的真正内涵愈发彰显。

同时,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示会、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示、第九届全国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展览会暨职业教育创新教材展览会等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集中上演,全面展示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焕发的新面貌,取得的新成就。

这注定是一方华丽的舞台,它搭建起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与精神风貌的展示台。大赛期间,近百家企业负责人到场观摩,并参加了赛后举办的获奖选手招聘会,最终50名选手与42家企业成功“牵手”。“普通教育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通过大赛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在全社会生根发芽,并逐渐走向成熟。

让更多人体验职教魅力

走进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机器人体验馆”,仿佛踏上了机器人的世界漫游之旅。这里有为你充当体验馆导游的机器人“诚诚”,有为你表演舞蹈《千手观音》的机器人组合,还有能完成爬楼、越障、排险等工作的科研型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精彩表演令每一位参观者惊叹不已。

在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体验区,体验者可以感受校内“太阳能电池板”路灯带来的神奇。当然,你还可以走进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去感受一下先进网络技术的魅力,或者走进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先进数控设备现场制作迷你LED手电筒……

靳润成说:“今年大赛不仅增设了‘体验环节’,而且同期举行的各项展览展示活动都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目的就是为了让社会公众了解大赛,让更多人体验享受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从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大赛成天津职教展示窗口

本届大赛是本市继2008年、2009年、2010年成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后,再次举办这一职业教育界的盛会。今年,大赛主赛场设在了新落成的海河教育园区内,共有19个比赛项目在园区进行。

走进新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园区公共实训中心,现代制造、现代控制、现代物流、现代电子、焊接、信息和创意设计7个技术培训分基地令人震撼,而一台台具有国际水平的机加工设备更是令人惊叹不已。

本届大赛,天津代表队获得了中职组团体三等奖,并在高职组10个项目中,勇夺5个项目的一等奖,天津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在大赛中得到了充分肯定。“美丽的海河教育园区、先进的实训中心与机器设备都让我们羡慕与惊叹,技能大赛成为了天津职业教育的展示窗口,天津职业教育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教育部高职高专通信类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青华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