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旨在探索校企“无缝对接”的新型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1-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津大学首批本科生自主科研实践计划近日进入项目申报阶段,5家企业结合实际技术需求提出了6个研发课题,并提供科研经费6万,开发期限三个月至两年不等,学生可以自主组队进行申报。这是天津大学培养卓越工程师、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一次新探索,通过企业项目进学校、学生创意进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搭建新平台。

企业提出的科研项目均与实际技术难题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天津市圣威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酒精含量检测仪”,要求申报者完成电路设计、结构设计、软件设计、通讯协议的制定、外型设计、样机制作及调试、说明文档编写,形成高精度、多功能警用检测仪,满足标准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要求,顺利完成呼出气体中酒精质量浓度与血液中酒精质量浓度的显示切换,实现欠压报警功能、测量超标报警提示功能、驾驶者证件号码输入功能、结果存储及调取查看功能,可以无线打印并显示打印时间。根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的难点是要排除实际检测过程中烟气或非酒精饮料对测量精度的干扰,并解决呼出气体流量小或者中断而造成的测量判断困难。

天津三英焊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药芯焊丝填充率测试系统软件设计及计算机接口设计”,要求申报者开发专用软件实时显示药芯焊丝填充率曲线,在实时监测的数据值超出设定值范围规定时间后,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控制生产设备进行报警和停机。工厂现场复杂的电磁环境、对输出信号高精确度的要求是本项目的难点。企业负责人金立鸿表示,交给学生做的项目,企业将不再进行重复开发,精密仪器、自动化、机械、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均可申报。

据天津大学科协指导老师张志超介绍,学生承接企业技术研发的相关项目,可以更好地把课内外的科技知识相结合,培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申报书中列明了企业提出的要求和验收效果,目前学生们正在联系搭档,组建团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