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对教师参与完成的点赞转发等工作全面清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建议国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将禁止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同样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企业和平台;加大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游戏运营商和平台服务商的监察处罚力度,一旦查到,坚决予以退出。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建议国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将禁止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同样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企业和平台;加大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游戏运营商和平台服务商的监察处罚力度,一旦查到,坚决予以退出。

另外,当前一些网站平台的功能设计不够合理、保护机制不够健全。建议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监管系统,强制成年人用户采用人脸识别登录网络游戏,禁止游戏类产品在网络平台上投放任何形式的宣传广告,强制执行手机、电脑、学习机等终端设备预装家长监控网络管理的软件。

同时,明确禁止售卖对未成年人上网限制的破解软件,由中央网信办和公安机关牵头,开展清理行动。建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举报管理平台和出售破解未成年人上网限制软件的投诉平台,网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共同强化监督并加大处罚力度;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冲动消费全额退还制度由8岁以下拓宽至18岁以下,从源头堵住网络游戏的付费成瘾机制。

民进中央:

建议对教师参与完成的点赞、转发等工作进行全面清查

为了真正将教师减负落到实处,民进中央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教师负担的提案》。提案建议:

一是健全教师负担管理机制。细化教师减负清单内容,增强执行的可操作性,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明确禁止进校园活动的范围,明确学校拒绝非教学事务干扰的权利和保障制度。民进中央建议,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对要求教师关注的公众号、网络平台,以及需要教师参与完成的点赞、转发等工作进行全面清查,整合网络管理资源,减少教师参与频次、避免重复参与,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提升监管层级,由省级教育督导部门牵头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督机构,设立投诉专线、增设投诉网络平台模块,定期对市县党政机关、学校落实 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政策文件的相关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是优化课后服务师资供给机制。支持学校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调整教师工作时间,根据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差异实行灵活的弹性坐班制;将艺术兴趣活动等课后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由教育行政部门择优委托校外专业机构实施,学校负责总体设计和监督评价,减少教师课后服务的时间成本和教学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刘林:

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过重负担

2019年,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即 教师减负20条 ,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近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在调研中发现,大中型城市中小学编制不足、人手紧张的问题仍有存在,一些中小学出现了人不够用以及年轻教师任务多、压力大等问题。

对上述现象,刘林建议:一是根据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实际和未来需要,重新核定中小学编制国家标准,地方根据核定后的标准,统筹本地事业单位编制指标,并运用员额制、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满足中小学用人需求,解决大中型城市中小学人手不足问题;二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强化中小学教师工作量与岗位任务统筹协调机制,不仅要把住社会事务进校园的 入口关 ,而且教育系统内部也要对布置给中小学的任务、事项再协调再优化,防止叠加效应,布置新任务要站在中小学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成为真正的 娘家人 ;三是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提高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能力,提升智慧教育知识素养,以科技赋能教育,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全国政协委员田向利:

建议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必修课

全国政协委员田向利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必修课,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

全国人大代表梅亦:

建议增设中小学生春秋假,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和推进中小学生春秋假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建议,增设中小学生春秋假,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和推进中小学生春秋假制度,比如在3-4月和10-11月间各增设7天左右的春假和秋假,同时可以相应缩短暑假时间,保证每学年放假时间总量不变。春假和秋假如果能有效落实,将创造两个新的旅游小高峰,同时减少黄金假期旅游扎堆拥堵现状。

全国政协委员魏新:

发现、报告、制止校外学生欺凌应给予奖励激励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青联副主席魏新对校外学生欺凌防治问题非常关注,并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学生欺凌防治的提案》。

一段时期以来,遏制学生欺凌工作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魏新表示,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提出防治学生欺凌,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等政策文件,防治学生欺凌的法律政策框架基本健全。

他认为,尽管经过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校内学生欺凌得到有效遏制,但校外学生欺凌事件仍时有发生,且部分事件情节恶劣、触目惊心,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魏新表示,分析校外学生欺凌热点事件,多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及时发现干预难,事件多发于出租屋、乡村田野等地,远离公众视野,远离行政监管。二是有效处置惩戒难,施暴人多未满14周岁,多数案件以法治教育、家庭教育结案,对施暴人震慑力不足。三是二次伤害阻断难,热点事件多经网络传播发酵,对受害人身心造成再度伤害,但贸然删除容易引发公众质疑乃至舆论对抗式反弹。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立足于现有法律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外学生欺凌防治工作。 他建议,要支持引领社会力量承担发现报告职责。及早发现、提前制止校外学生欺凌,是防治工作最优局面。充分整合凝聚社会力量,填补校园外 视野盲区 是当务之急。

他建议,教育、公安部门延展工作触角,广泛联系吸纳 五老 、社区工作者以及快递员、外卖员等群体为安全守护员,支持其报告可能异常情况或阻止欺凌行径,并建议宣传、公安、教育部门对发现、报告、制止校外学生欺凌的个人予以机制化的荣誉激励和财物奖励,发挥正向引领作用。

其次,魏新认为,要规范专门矫治机制并推动其发挥实效。针对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欺凌的行为,建议教育部门切实承担起专门学校牵头管理职责,会同公安部门细化明确适用专门矫治的校外欺凌情形,提炼发布可复制的典型案例,在法律框架内确保专门矫治机制落地落实。针对不适用专门矫治但情形较为严重的欺凌行径,在家庭教育、法治教育外,细化明确更加具有惩戒意义的措施。

他还表示,要规范网络空间内容传播严防二次伤害。《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建议网信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及时删除相关校外学生欺凌视频、图像等,保护受害人隐私,避免其身心遭受二次伤害。针对包括事件信息的文字内容,应谨慎采取删除处理,避免引发公众误解。

全国政协委员吴碧霞:

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逐步探索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儿童权益保护工作体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注意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还缺乏全国性、制度性的具体安排,防性侵教育以及更综合性的性教育还没有全国性、权威性的教材和课标。吴碧霞建议,尽快加强农村地区防性侵教育普及和防性侵治理体系建设,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常态化教学,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吴碧霞表示,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专项投入。充分发挥 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 的儿童工作机制优势,由政府部门牵头,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在农村地区面向儿童及其监护人广泛开展儿童防性侵知识普及。同时,加强普法教育,对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等关系儿童切身利益的相关内容形成社会动员式宣传。

教育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性、权威性的面向家长的儿童防性侵教案、课程。 吴碧霞表示,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广泛吸纳各界专家、社会组织,充分研讨论证,根据不同年龄段、城乡差距等因素合理确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科学性、有效性。同时,在相关师资力量、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倾斜。此外,吴碧霞表示,要尽快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常态化教学,列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农村儿童防性侵主客观条件、权益保护均更为薄弱,更需义务教育制度性普惠。此外,应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综合性性教育课程开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