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亮相科技创新大赛 校赛联动提供创新交流平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本周末第32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于河西区文化中心举行启动仪式及最终评价展示。

天津讯:本周末第32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于河西区文化中心举行启动仪式及最终评价展示。此次科技大赛吸引了全市17个区(含铁厂)上千名学生的参与,共收到创新作品1598件,共评选出157件青少年创新项目进入周六的终评展示阶段。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31届,作为传统品牌活动,创新大赛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触摸科技、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向外展示着我市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成果。记者向本届大赛承办单位,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了解到,今年的第32届科技创新大赛在以往的基础上加深了大赛与学校、社会间的沟通,积极与学校课程形成联动,为学生提供交流课题,研究创新的平台。


本次创新大赛的一大亮点是在沙龙环节安排VR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示与互动体验。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安庆红向记者介绍到,每年的创新大赛都包含沙龙部分,这个部分的设置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前沿的技术,也是给科技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今年的主题是VR,VR是比较前沿的技术应用,这次的沙龙互动体验环节,学生及教师们将会真切地体验VR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大赛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对科技创新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安庆红告诉记者:“创新的大赛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孩子带着自己的创新成果做展示。而创新大赛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倡导科学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提升孩子的创新力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后展示的机会应该是孩子的一个节日,增加了分享交流的机会。”


如果科技创新大赛是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舞台,那么学校就是培养兴趣,输送科技人才的沃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发展,天津涌现出不少成绩突出,蓬勃发展的中小学科技教育先进校。这些学校通过独具特色的科技俱乐部,为学生提供接触科技、感受科学魅力的土壤,给科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曾在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李欣、张子涵、于靖桐全都来自天津中学,他们平日里除了上课,更多的时间是“泡在”学校的科技实验室,被大小不一,丰富多样的无人机和航空模型包围。研究无人机是他们的爱好,而帮助他们把爱好“玩”到全国比赛领奖台上的,却是在幕后奉献着的学校及教师。

天津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孟庆泉告诉记者,科技创新活动是天津中学的一大特色,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天津中学的学生在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均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在近两年来,学校在科技创新基础上,进一步将国家级课程校本化,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去年开设了45门课程,今年开展了54门课程,学生通过课外拓展学习,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投入到科研中去,取得成果,获得成就,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使他们的整个研究活动从生活中来,回归生活中去。

在基础教育方面,像闽侯路小学及土城小学这些成功创建科学科技俱乐部、社团的小学,在天津中小学中不算少数。闽侯路小学校长表示,闽侯路小学的小金鹰机器人俱乐部及其他社团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科技活动在孩子们心目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也非常乐于参与这样动手实践的活动。土城小学今年也拿到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学校的实践教室,购买了3D打印机。“学校想通过科技创新的活动,培养孩子动手创新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土城小学校长魏庆钢说。

据了解,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将在周六举行,其中包括封闭问辩、科技辅导员专题沙龙、虚拟现实体验、公开展示等环节,并于3月12日颁奖仪式为获奖选手颁奖。大赛将在前沿客户端全程直播,欢迎网友们届时收看,参与互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