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视域下强化美育工作路径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4-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融合,能够发挥兼容并蓄、同心同向的作用,审美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江西省宜春学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挖掘美育元素,强化美育工作的实践路径,收到显著成效。

    突出育人导向

    建强教师队伍

    高校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美育工作的质量。对于一支师资队伍来说,配齐是根本,配好是关键。为了保障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宜春学院根据实际需求,对新入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等严格把关,层层筛查、排查摸底,经过一年的培养教育和考察,补充一批政治思想觉悟高、专业素养扎实深厚、年富力强的美育教师。

    同时,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安排其他美育教师参与进修培训,保证美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在审美教育工作重点项目的重要课题研究中,学校通过引入社会资源、组织校内培训、开展校校合作、选拔艺术类专业的优秀师资等途径,解决重点项目的难题。

    优化美育体系

    推进课程建设

    高校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重点在于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一是要不断强化普及艺术教育,进一步提升专业艺术教育,持续改进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二是要着眼于学校审美教育的整体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其中,建立一套蕴含深厚文化内涵、体现时代特色的大学审美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放更多的公共美育课,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为其提供不同特点的美育课程,同时加大对公共美育课的教材建设力度,使公共美育课的教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学校认为,为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而进行的专业美育,既要突出“专业技术”,又要注意与思想政治“并驾齐驱”,与文化课互为补充。

    丰富美育资源

    营造良好氛围

    宜春学院在强化和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坚持“外显”与“内隐”的统一。学校倡导既要抓好“第一课堂”,又要重视“第二课堂”的构建,不断推进和完善“思政+”育人新模式。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情境的创造,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教育。在课堂上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也能在校内外开展审美教育。如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书画大赛”“演讲比赛”“歌手大赛”等文化艺术活动,成立“书画协会”“巧思艺学社”“动漫涂鸦研究社”等美育团体,善于运用艺术馆、校史馆、音乐厅等物质载体,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合唱团、话剧节等艺术展演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去感知美、享受美的机会;学校积极引入社会优秀资源,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举办艺术方面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学校还注重校园美育环境的构建,在校园内美化环境的“硬件”设施。宜春学院在校园中营造美无处不在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提升自己对美的认知与感觉,并成为“美”的创造主体。

    创新美育载体

    提高服务水平

    大学审美教育的思想属性是大学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美育应在培养大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责任感。

    宜春学院在大学美育课题上把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向学生阐明应追求怎样的“美”,使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更好地创造出“美”。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开辟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用活网络思政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欣赏美、理解美到创造美。学校正努力打造赣西乃至江西和全国版画高地,为艺术教育教学、创造、实践、科研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进行美育时,学校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使不同学科的学生在美育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巧妙结合美育的娱乐性特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高校要落实“五育并举”,强化审美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目标,宜春学院着力建设美育师资队伍,加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深入挖掘美育资源,积极创新美育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郭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