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天性就是好的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书 名:《儿童的人格教育
作 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费岭峰

读着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敢说懂教育吗?

想到这,我不免打了个冷战。也许,作为教师的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课上好,让学生能够取得好分数,却忽视了教育本来的职能。

很久以来,教师的职业定位似乎就是韩愈所说的“传道受业解惑”。但对于现代教育,传的是什么道?授的是什么业?解的又是什么惑?

仅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由教育者确定教育目标,这对受教育者来说合理吗?

教育应该有目标,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但是,“人的发展”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促使“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一个人怎样才算是有所“发展”呢?获得学科的思想、知识、技能、经验,会用学科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就算“发展”了吗?

我们往往忽略了,受教育者自身是否有“发展”的欲望。如果受教育者不想“发展”,教育又能何为呢?

这一系列问题,我没能在阿德勒的文字中找到具体答案,但能获得一些启发。

教育者试图寻找一种有效的、统一的方式对学生群体进行教育,于是就有了学校,有了班级。但阿德勒的研究告诉我们,这种尝试对于知识传授、技能获得可能有用,但对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可能是徒劳的。

因为“儿童成长总是伴随着一些主观的东西”“个性的存在使我们不能将普遍规律适用于所有儿童的教育”。

在阿德勒看来,“没有两个儿童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长大”。因此,“即使运用同样的教育原则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要想每个儿童都能有较好的发展,就得找到适合个体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个过程既漫长又需要耐心。“必须牢记,决不能粗暴地对待儿童,必须不断地鼓励他们,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使他们不至于将幻想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

阿德勒作为个体心理学之父,对儿童的成长行为分析贯穿全书。他强调:“如果脱离整体人格去考察儿童某一个单独的行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只有将该行为与这个人的整体人格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这个行为。”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对于学生学业上存在的问题,如果只从学科知识学习的单一角度寻找原因,就算能解决问题也只是表面的,因为没有从内心去触动学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事实上,这种观点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一些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碰到困难,教师虽然给予多次帮助,却仍然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在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介绍中,能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有的学生作业质量不高,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是他根本就不想做;有的学生经常有欺侮同伴行为,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行为不可取,而是他想以这样的方式博取大家的关注……

阿德勒对个体心理研究相当深入,我曾在读完他的代表作《自卑与超越》后,写下一句话:“这是一部适合于每个人读的书。”这次读完《儿童的人格教育》,则想说:“这是一部适合于每位教师与家长阅读的书。”

我们若能准确把握行为背后的动机,从源头上加以改变,唤起学生的主观意愿,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阿德勒的文字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线教师要学会这种本领,要用心关爱班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同时,作为一名学科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关注学科思维与经验。

将学科置于发展人的角度进行思考、设计与实施教学,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功。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人更好地发展,顺乎天性应该是教育本来的样子。

(作者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将红船精神融入体育     下一篇:追梦的身影最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