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扩容,从供给侧着眼减少“内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2-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优质教育资源不够充足的前提下,初中升高中变成了一种竞争性选拔。我们需要的是充满活力的高效率的创新,这不可能通过“卷”的教育方式获得,必须有更为宽松的教育环境。

□李晓鹏

近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杭州市区高中学校布局规划(2021—2035)》。根据规划,2021年至2025年,杭州市区高中学校总量达到180所,其中新建23所,提供高中学位29.1万生;2026年至2035年,杭州市区高中学校总量达到230所,其中新建50所,提供高中学位43.4万生。也就是说,至2035年,杭州市的高中学位将在2020年21万的基础上翻上一倍多。

15年翻一番,手笔不可谓不大。目前,杭州市注重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使得杭州连续多年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首选之地,杭州市人口持续增长,业已超过1000万。过去规划的高中学位无法匹配高速度的人口涌入。所以,为了巩固杭州市对人才的吸引度,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杭州市有着快速扩容高中学位的内在需求。

对于广大杭州市民来说,此举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初中考高中的升学焦虑,让家长们不至于在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就要考虑未来的人生规划,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更为全面的教育发展之中去。这也可以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加宽松的初中生涯,可以在教学难度刚刚上来的时候更加从容一些,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并且培育自己的爱好,并最终找到人生的发展方向。

这本来应该是教育的本质,然而在优质教育资源不够充足的前提下,初中升高中变成了一种竞争性选拔。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来说,上初中的孩子可能还没明白什么是人生,就被裹挟到激烈的竞争之中。这种竞争就是一种内卷,其特点就是反反复复就同样的知识点进行刷题,一张又一张卷子循环,比拼的是极限的熟练度、极限的容错率。在长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消磨之中,面对这个懵懂的世界,他们还找不到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之间的结合点。这么做,更像是培养合格的螺丝钉,而不是为社会提供卓越的芯片。

螺丝钉,是传统工业时代所需要的标准化产品,而在如今以快速迭代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更需要的是具有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芯片级人才。举个最普通的例子,即使是街头的一个奶茶店,想要从竞争中胜出,也不能只会按配方调制奶茶,还要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和敏锐度,抓住市场热点和社会风尚开展一系列创意营销活动。我们需要的是充满活力的高效率的创新,这不可能通过“卷”的教育方式获得,必须有更为宽松的教育环境。

当然,教育环境的改善,并不仅仅是增加学位这么简单。在量的增加的同时,必须保证质的提升。而所谓的“质”,既有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有教育结构的变化。我注意到,杭州即将设立的高中学校当中,也包括了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这些高水平的中等职业教育,同样也要在培养创新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而不是仅仅为流水线提供熟练工。总的来说,希望此次规划能成为从供给侧层面着眼,减少“内卷”的有效之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