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一体”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立仪式 “中文+制造业工人职业技能”国际化培训班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职业教育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创新方案,成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一直以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立足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职业教育国际化示范校的目标,深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牢牢把握重庆市打造全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的战略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平台建设、资源开发、师资国际化、双向育人、多元办学”“五维一体”国际化办学模式,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

    创新模式,精准培养

    国际产业链专门人才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学校连续3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被评为重庆市高校国际交流先进单位。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首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试点院校”、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五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院校。

    学校认为,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是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抓住“牛鼻子”,才能打好主动仗。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对接岗位能力需求、技能标准和综合素养,将服务“走出去”企业作为自身的使命担当。

    为有效破解我国行业企业“走出去”面向全球构建产业链过程中本土化技能人才短缺、语言不畅、文化不通等问题,学校主动融入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大局,积极构建“中文+职业技能+人文交流”(CVP)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走出去”行业企业需求,成立中外合作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部署国际教育云平台,制定20余个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建成全外文及双语课程43门,研发国际共享课程标准100余项,打造“中文+智慧物流”“中文+老年社工”等双语、全外文模块课程100余门,形成可灵活组合运用的国际化教学资源,服务国际产能合作。

    搭建平台,推动

    “中文+职业技能”“走出去”

    人文相通,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是国际产业链高端与低端稳定畅通、上下游协调联动的根本保证。学校注重与国内产业链高端企业、境外产业链低端企业以及境外教育机构,形成利益共享、人文相通的“313N”产教融合国际化平台模式:三方(3)共建合作平台(1),三方(3)共同运营,合作项目多(N)方受益。

    “五层递进,三位一体,多方互动,全员受益”是“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推广范式的具体内容。学校按照“搭建平台形成团队,产教融合促进交流,资源开发强化内涵,实施项目引领发展,学术研究探索规律”的发展路径,统筹推进建设海外教师工作站、承建中澳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共同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全面推动“中文+职业技能”“走出去”。

    如今,国际产业链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2022年,学校在海外设立各类基地25个,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桥头堡”,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10余个,培养本土人才1500余名。2022年,学校与重庆市进出口商会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共建“国际技术技能服务站”,联合开展“中文+制造业工人职业技能”项目,培训350名技术工人,服务中资企业对本土人才的需求。与埃及开罗大学、曼苏尔大学等合作共建“海外老年照护实习基地”,开展两期“中文+老年社工与老年护理培训”,培训300余名本地大学生,让中国养老文化和护理标准走进埃及。依托“走出去”重庆汽摩行业在马达加斯加开展“中文+智慧物流”项目,培训300余名当地员工。

    目前,学校已与德国、法国、芬兰等近30个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长期合作与交流,共接收来自英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韩国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学历留学生、长短期研修生1300余人,对外交流师生达1000余人次,与国内企业、境外企业及境外教育机构等共同组建国际合作平台29个。

    产教融合,提升师资队伍

    国际化能力水平

    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推进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关键。

    学校创新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方式,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联合申请2022年线上出国(境)培训试点项目,牵头面向成渝地区20余所高职院校选拔60名干部和专业教师参加“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变革”线上出国(境)培训试点项目;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遴选240名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为期3个月的国际化师资培训;遴选33名教师参加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中德职业教育项目培训、新加坡ACCA全球数字金融证书培训等。

    为让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学校联合成渝高职院校在泰国清迈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师资培训基地,合作开发“中文+职业技能”课程,共同面向泰国的12所职业院校培训师资。同时,学校与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共同组织200余名留学生参加国际“中文+物流”职业技能大赛、300余名教师参加国际中文教学能力大赛等。近年来,学校教师荣获各类国际大赛奖项4项,其中教师王珮获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美容项目金牌,代表中国夺得该项目在世赛上的“首金”。

    中外人文交流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积极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学术研究,推动文明互学互鉴。2022年,通过“互联网+”等多种交流方式,组织专家召开了2020—2021年度课题结题会,“后疫情时代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研究与探索”等10个课题顺利结项,产出学术专著、论文等人文交流成果50余项;联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发布2022年度人文交流专项课题,有效调动全国理事单位积极性,立项“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研究——以中非合作项目为例”等课题15个;面向学校教师开展“一带一路”专项课题申报,15项校级课题获批立项。同时,学校教师还主持和参与了53项重庆市级中外人文交流相关课题,人文交流研究基础日渐夯实。

    成效突出,国际化品牌

    影响力深远广泛

    “非常感谢给我提供了这个学习的机会,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养老服务系统。”这是前不久在圣托马斯大学培训班“中国-智利老年护理职业培训”结业典礼上学员伊万尼亚的感言。这也是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与中国高职院校进行的首次学术交流活动。

    培训班的教学内容并不局限于职业技能的培训,还包括更加符合国际技能人才标准的双语课程和有利于增进双方相互了解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在课程中对智利学员讲授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以及中国特色养老护理理念的来源,用“中文+职业技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形式,培养国际化老年护理人才。

    学校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受到合作行业企业、当地政府部门和本土人才的广泛赞誉,夯实了中国行业企业在当地的国际化链条。

    “中非国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研修班”培训结束后,科特迪瓦国家工商部主任卡塔拉·艾瑞克先生、交通部主任阿姆德·迪曼德先生、科特迪瓦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会长王城高度肯定了培训的价值。中埃老年社工与老年护理培训结束后,开罗大学、曼苏尔大学专门向学校致感谢信。

    马达加斯加“中文+物流职业技能”国际化培训项目结业时,学员代表兰迪表示,学习中文、中国文化及中国先进职业技能有助于增进他们与中国同事之间的了解,希望通过培训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学校“中文+职业技能”海外实践被当地媒体报道20余次,广泛传播了中国文化和职业教育,更好地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构筑友好合作之桥。

    “中文+职业技能”海外实践使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学校“物流汉语”课程上线“中文联盟”网络平台和网络孔子学院平台。2021年,学校“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平台建设项目立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2022年,学校“中文+职业技能”项目被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遴选为典型案例。另外,学校2022年的留学生工作也取得良好成绩,获评重庆市2022年度“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5人荣获“重庆市来华留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3人获聘“重庆市来华留学工作专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征稿启事     下一篇:构建创新生态 赋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