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体育课“地位”不能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胡欣红

据媒体报道,云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体育分值将与语文、数学、英语并列同为100分,音乐、美术、劳技也将列入考试项目,生物、物理、化学要考实验操作,首次计入中考成绩。“中考体育分值提高到100分”,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舆论热议。

体育的重要性可谓众所皆知,但迫于升学的压力,现实中却常常面临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当前,学生中的“小胖墩”“小眼镜”“豆芽菜”越来越多,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相应的运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曾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希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能够把体育真正做成一门主课。在中考里面,它要起到主课作用,就应跟语数外同分值。”将中考体育成绩上调至100分,与其他三大“主科”平起平坐,无疑能有力倒逼师生家长重视体育,可以极大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提高体育课的地位固然重要,但如何稳妥落实,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有专家表示,体育的100分能否严格把关很重要,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从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增加体育教师岗位、完善体育考核机制、堵住人为操作漏洞等方面着力。

一方面,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上,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一个客观事实,尽管通过加强锻炼会有所提高,但如果在成绩标准上不好好权衡,很可能会导致一些运动机能天生有所欠缺的孩子,被别人轻易拉开差距,从而导致新的不公平。换言之,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体质的先天不同,切忌搞“一刀切”,更不能制定竞争性的体育考试标准。

另一方面,与文化课考试相比,体育测试本身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乃至某种操作空间。以往的体育中考,时有人情分、腐败分之类的丑闻曝光。因此,如何健全体育考试制度,完善技术监督,不给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需要做很多细致扎实的工作。

提升体育课地位,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刻不容缓,但也要考虑孩子身心条件,稳妥推进。这次改革是破冰之举,成效如何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