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让每名学生都能被看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5-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可视化”任务岗位,让学生感受集体存在。 “可视化”班级常规,让学生遵守集体约定。 “可视化”研究成果,让学生认同集体精神。

□魏 榕

小岗位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为了让班里每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我设置了包括分发课间餐、擦黑板、张贴每日课程卡等小岗位,任职人员以小组轮换负责的形式进行。刚开始,大家精神头很足;很快新鲜劲过去后,要忘记的忘记,该拖拉的拖拉。

怎么办呢?我就想在教室的环境布置上想点办法,让学生在班级里找到可视化的“任务”,参与到班集体事务中来。

要不就用表格把大家负责的小岗位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前面?但这样一来,就需要每周更换,更重要的是一张冷冰冰的纸张贴在墙上也不一定能让学生们的内心产生触动。要不就由我每天早上站在教室前面大声把当天负责小岗位的学生名字报一遍?但转念一想,这样自上而下的布置任务又很难让学生产生主动的态度和参与的乐趣。

我想到办法了!我为每位学生制作了一根写着学号和姓名的竹签。竹签是我从医院买来的压舌板,根据不同的小组涂上不同的颜色,再用黑色的笔写上姓名和学号。接着,我将每天的小岗位用漫画的形式画在小信封上,张贴在教室后面的软木板上。

每天放学后,我就把第二天负责小岗位学生的对应竹签插在相应的信封中。从那时起的整整一个学年,再没有一名学生忘记自己的岗位。他们不仅记住了每日的工作,还会准时“监督”我,看看我有没有把象征着他们身份的竹签放进不同的信封中。我想,也许是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能被同学看到,也许是他们在班级里拥有了不可或缺的存在感,所以慢慢地有了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这次事情之后,我在反思,究竟是什么激发起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任务还是一样的任务,事情仍旧是这些事情,只不过任务呈现的方式变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借助教室布置的一个小区块,让学生自然地浸润其中,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和价值。

于是我想,在未来的常规班级布置之外,能不能也多建构一些这样“可视化”的区域,让学生们找到在集体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呢?

变安静了

小学二年级的一些学生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音量,教室里常常有点吵,怎么办呢?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们吧,让他们自己讨论、参与、商量,我只做一个适时的帮助者。于是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上课下课都有清楚的铃声,其他时候我会搞不清楚该干什么。”

“是的,特别是中午。”

“钟表我也看不懂。”

……

哎呀,原来是我的错,我没有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忽略了有一部分学生还不太会看钟表。于是,我们购买了电子钟表,一起制作了时间卡,把每个时间段的任务清楚地写出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约定了不同场合的音量,用可视化的“0—5”号音量分别对应“安静—户外”5个不同场合。

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学生们真的在该安静的时候安静了。原来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班集体的规则制定中来,他们就能真正成为贡献者、认同者、践行者和监督者。学生们之间既有共同的思考,又有不同的频率,共同制定规则能让他们最终从“简单服从”上升到“内心接受”。这样的班集体才能在科学有效的规范下形成良性发展。

每一面墙都在说学生的话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是具有好奇心、喜欢提问的年纪。他们对学校、生活、世界充满好奇。教室墙壁上的“我要问”和“我来答”板块就这么诞生了。学生把想问的内容写在便笺上,投入信箱。再由我筛选、打印后,张贴在“我要问”的板块。如果有学生可以解答,就可申请回答此问题,并用思维导图、当面回答等形式完成。如果碰到学生们都不会的问题,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查资料并解答,最后张贴在“我要答”板块。

记得一次数学课后,几名学生玩比大小的游戏,说到“个十百千万亿”就说不下去了,于是就有了这个所有学生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当时数学教师一时也解答不了。我就和学生们一起读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一起查阅资料,一起了解这些字背后的故事。最后,我们把问题的答案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墙上。

浸润式的文化环境让学生们很激动。因为,不仅是教室墙壁上的内容全来自于他们,更因为他们的每一个提问都能被尊重,同时他们的集体研究成果也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在了教室里。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说的都是学生们自己的话。如今,学生们不仅不怕提问,还把这种质疑精神带进了每一天的生活和学习中。

笔者认为,当教室里独一无二的“可视化”呈现都来自于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这个班级便有别于其他班,久而久之,学生们对教室、班集体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产生为班集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作者系杭州市青蓝小学班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