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篮球先行值得期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天放

中国大学生体协和中国中学生体协近日在京与中国篮协签署《促进体教融合发展谅解备忘录》,继2017年11月签署战略合作关系备忘录之后继续携手。中国篮协主席姚明说:“我们接下来会在教练员培训和赛事体系上进行广泛的合作,把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育和体育文化等各方面做到实处。”(5月21日新华社)

中国篮协牵手大学生体协和中学生体协,让篮球先行先试,把体教融合搞起来,既有强烈的愿望,又有明确的目标,无疑是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要求的“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精神的贯彻落实。篮球项目成为体教融合的先行者,令人期待。

众所周知,篮球是广大青少年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不只体育课上有篮球项目,不少学校还开设了篮球类素质拓展课、篮球社团、篮球兴趣小组,有些地方还把篮球列入了中考体育的选考项目。从篮球入手为体教融合撕开一个突破口,既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基础,也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兴趣期待。而且,这种模式还能整合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对提升教练员水平、突破校园篮球竞技瓶颈等都有益处。

姚明曾在2012年时讲过一句话:“我们有13亿人,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球员?因为我们把体育从教育中剥离了,脱离了宽广的教育体系空间,使我们的青少年培养体制变得非常狭小。”当前我国的确有一些冒尖的球员,短时期内封闭训练也能取得一定效果,但这并不能储备起一支梯队合理、数量庞大的后备球员队伍,长此以往,不利于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中国篮协与大、中学生体协的合作,着眼点在于夯实项目发展的基础。体教融合并非是在刻意拔高,而是重在扩大培养面和夯实基础,既有理念普及,又有亲身实践,还有可能为专业俱乐部输送高水平人才。从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角度考虑,体教融合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篮球运动员人才储备、培育篮球文化乃至体育文化均是多赢之举。

参考国外的做法,“用体育培育人生之基”也是普遍共识。长久以来,体育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被严重轻视,只有让体育活动成为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身上,才能实现体育的价值回归,才能从根本上转变重德育轻体育、“唯金牌论”等固有观念。

体育运动,应该着眼于普通民众,尤其是把注意力投向广大青少年,这才是国之基础。体教融合不是一句口号,要靠实践来完成,而篮球先行,无疑值得期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一版图片     下一篇:杭电直播推荐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