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的故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社会学(第三版)》
谢维和 文雯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问,为什么《教育社会学(第三版)》书名要从前两版的《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改为《教育社会学》呢?其中有什么缘由吗?我深深地以为,这样的提问对阅读与理解本书的定位与内容都是大有裨益的。诚然,这样的更名是有“故事”的,它反映了我在修订中的三个考虑和本书内容方面的某些新意。

    首先是“正名”的考虑。作为一门学科,必须有系统性,理论与逻辑上自洽或自圆其说;它还必须体现作者在某个学科领域中,独立与系统的专业性思考与学术观点,反映了作者本身对自身研究的一种基本定位与评价。坦率地说,我是一个从哲学领域,特别是从德国哲学学科转到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尽管两者在许多方面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包括在概念、理论与思想之间的渊源,甚至是共享了许多历史上的思想家与丰富的文献资源,但从专业的角度看,我非常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与研究中完成一种学科间概念与范畴的转换。这种转换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需要反复与不断的调整,甚至是思想理论的“涅槃”。所以,在本书2000年第一版书名的斟酌中,我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选用了一个略微慎重,并留有余地的名称——《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虽然中国台湾以出版教育图书与教材为主业的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向教育科学出版社购买了本书第一版的版权,并且在2002年以大学教材《教育社会学》的名称出版,但实事求是地说,第一版仍然就像是懵懵懂懂地咿呀学语的产物,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与独立的学理基础。在叙述方式与话语体系方面,仍然有非常明显的哲学味道与偏重于社会学的痕迹,以及思辨的色彩。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有点儿迫不及待地在2007年抛出了本书的第二版,也增加了不少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所完善。尽管第二版内容已经有比较大的变化,也有一些进步,但我仍然沿用了《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的书名。

    时至今日,在经过15年的更长时间和更加从容的积累以后,我选择了《教育社会学》这个书名。虽然它仍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某些方面的论述与阐释或许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与充实,在若干领域中提出了某些可能会存在争议的看法与观点……但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这是我的《教育社会学》,是我自己对这个学科的比较系统的认识与看法,体现了哲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与中国社会及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的结合。

    其次,这样的做法能够比较符合学术研究,尤其是教材建设的“规矩”。一个作者编写同一个领域的教材,切不可总是“喜新厌旧”,而必须“修旧如新”。在持续不断的研究与思考的基础上,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磨与修订的确是学术界,尤其是教科书出版的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它本身反映了一个不断完善、持续积累、逐渐成熟的过程。所以,本书的名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它仍然是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延续与发展。尽管全书的内容,包括章节的题目也发生了变化,但在学科思想上仍然是一脉相承的,我想这也是国际学术界的一种学术规范。当然,这种修订并不是简单的重印,或者是简单的文字或叙述的变化,也不能是草草地增加或减少部分内容……它必须是在对教育社会学学科领域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别的、专门性的研究以后,对原有内容与观点的补充和完善。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与第二版间隔的15年,也是我对本书各个章节与主题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打磨的15年,特别是结合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与各种新的变化,对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思考的15年。这15年里,我通过参与国家教育政策的研究、咨询与制定的机会,结合自己教育管理的实际与从事各类项目研究的经验,以及阅读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与文献,包括重新阅读孔子、老子、朱子,以及赫尔巴特、杜威等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著述,发表了一些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学术著作与学术论文,涉及这个学科领域中诸多基础性与现实性的问题,包括立德树人、教育公平、课程改革、教师队伍、教育评价、一流大学建设、网络社会中的教育变革等。同时,为了更加具体地分析与研究教育社会学理论对不同层次与类型教育的适宜性,我还对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比较专门性的探讨。由此,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育社会学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对它应该是什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必须回答什么问题、如何去接受理论与现实的挑战、真正能够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工具、促进学科的发展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当然,这也是我在第三版为本书“正名”的信心与底气。

    最后,本书的更名,也还怀揣了一种所谓的学术“野心”,或者说是“雄心”吧,即希望在第三版中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与理论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创新。为此,我大胆地对传统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内涵,特别是已经是“老生常谈”的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与拓展。即从教育适应社会发展与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这两条规律之间的关系,分析与阐释教育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并且从小学、中学与大学三个阶段分别探讨它们的变化与特点,由此不仅深化了传统教育社会学关于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而且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对不同阶段教育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全书14章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化表述,这种目录的变化不仅要有体系的严谨性与格式的形式美,更主要的还是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阅读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这种创新的尝试与努力,还表现在以某种新的框架与模式分析传统的教育问题,如通过教育过程的社会样式,分析与阐释学校教育与社会化的问题,以及对教育领域中某些新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如关于教育政策的社会取向与教育评价的社会约束,以及教育风险的社会控制,等等。这种创新的尝试与努力,并不是抽象的思辨与概念的推理,它来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是一种包含具体与差异的普遍性,是一种与操作性相结合的理论。

    本书第三版的修订与创新是两代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文雯博士作为清华大学的学士与硕士、牛津大学的博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长聘副教授,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对当前国内外教育社会学的学术趋势与发展都有着非常专业的了解。她的参与给本书带来了许多新的气息。我希望,她将来还会接着对本书进行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以至于第四版、第五版……

    (作者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