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制作200多个视频收获18万粉丝 桐庐一年轻教师创办“科学实验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陈艺琨 叶 倩

这几天,桐庐县圆通小学科学教师潘浩特别忙碌,学校科技节的活动筹备与科学实验视频的拍摄剪辑令他几乎没有闲暇时间,但他却乐在其中。

一年多来,凭借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上传200余个科学实验视频,他已收获18万粉丝。拍摄视频、与粉丝交流实验科学原理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科学课在小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学生在平时又很少有机会做实验,我希望通过拍摄实验视频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实验方法,增强动手能力。”谈起视频拍摄的原因,潘浩有些感慨,7年多的教学工作中,他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不强,许多学生到了四五年级,连绳结也不会打,而科学又是一门强调“动手”的课程。

于是,潘浩自己当导演、摄影师、剪辑师,并请朋友、同事担任实验员进行实验操作。2018年8月29日,他注册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大潘科学实验站”,上传了第一个视频“一张纸能叠几次”。同年9月10日,他又开通了同名抖音号,并上传“乒乓球悬浮”实验的视频。他的思路很明确,在抖音号上传实验视频;在公众号除了上传视频,还配有操作步骤讲解和科学原理解释。为了能够把视频拍摄得更清晰,他还自费1.5万余元购买了相机、补光灯等设备。

一个视频两分钟左右,背后的操作、拍摄、剪辑却往往需要花费数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2月17日,他的“白菜吸水”实验视频受到了广泛关注,抖音账号迅速涨粉至9万,粉丝以学生、家长、教师为主,许多粉丝开始向他询问科学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设想等,他也与粉丝积极交流。如今,该校不少教师也会在他人手不足时参与其中。

潘浩的行动受到了县教育局的关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连续举办了两届“亲子科技节”,邀请学生家长参与科技体验活动,以亲子互动的新途径,让科学走进家庭,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共享科学的乐趣。

“现在学校很多学生关注了我的账号,其中不少学生会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模拟实验,并和我进行交流。”潘浩欣慰地说,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变化,令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考虑到自己的粉丝年龄段广,他开始转载和设计一些符合中学生年龄的科学视频,希望能为更多学生带去学校课程以外的知识补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