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一种守护的姿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3-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倪 江

日前,普通高中新课标公布,古诗文背诵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引发热议。

新课标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实际上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比例就已经达到53.16%。

高中新课标背诵篇目的增加,与留住传统文化之根、留住文化乡愁、增强民族自信的大背景、大战略相关,也与新时代对语文的性质、任务、目的的认识的变化相关。语文被赋予了塑造中国人的重要使命,文化传承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

背诵篇目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等中国文学、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颇具新意的是,背诵篇目中出现了“古代文论选段”,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概念首次集中进入中学生视野。笔者认为,古代中国人千百年来浸淫、陶醉其中的审美方式,理当得到继承和发扬。

有人担心如此巨变会增加学生负担。其实以高中3年6个学期计,平均每个学期的背诵量仅为12篇。单纯按照学程计,约10天背诵一篇,72篇中诗词曲为40篇,大多数是短章,最短的只有40字,不能一概以篇数论负担。当然,对于一般学生而言,篇目的增加属于提高了的要求。而在古诗文教学应试化的背景下,人们对背诵演化成古代腐儒死记硬背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而,对语文教师的背诵指导、背诵艺术、背诵活动设计等,必然会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议事日程。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体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增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果背诵仅仅仰仗条件反射式的“刺激-反应”模式,像一种“驯兽”式活动,那么对中国文字及其蕴含的情感思想的品味感悟就变成了无聊的“木鱼”功课。教师应用各种方法将古诗文“揉”开来,“化”开来,如进行配乐朗读、举行诗词听写大会、利用语音APP软件诵读、改编古典诗词、拍摄MV、看诗文配画、模仿或创作自己的诗词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自主体验、理解古诗文。语文课程当在这些地方下功夫。

笔者反对称“就是不懂也先背起来,等到长大了自然就懂了”的声音。要知道“理解性记忆”和“机械记忆”有不同的心理机制,永久记忆大多来自于“理解性记忆”。笔者也反对大卸八块式的阐释和解读。教师要梳理学生进入古诗文的路径,背诵这一“小技”要“伴飞”新课程操作模式。

互联网时代,有人认为不需要再花功夫记忆了,信息搜索能力比记忆能力更重要。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背诵不光是个体记忆,还是“历史—文化”记忆,一代人的“集体”背诵,是对古老文化的礼敬仪式,也是文化理解和传承的姿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背诵古诗文“性价比”不高,毕竟高考中没占几分,不要也罢。但高考正在变革中。大量背诵篇目和推荐阅读篇目很可能隐藏伏笔:将来的考试命题很可能会指向大量的积累与阅读,积累丰厚的学生将得到直接的“高额”回报。举个例子:“请默写《琵琶行》中一句描写‘月’的诗句。你是否还想起了中国古代其他描写‘月’的诗句?请默写出至少三句,然后说说看,这些‘月’的描写有什么规律?请仿拟某个诗句写一个描写‘月’的句子,要求字数一致,结构相同,文字不能重复。” 这样的考查,“书到用时方恨少”,死记硬背亦无功,平时的教与学就当如是纵横捭阖。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来自长期的大量的积累和内化,来自对中国情感、中国表达的体悟和理解,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的热爱。高考应该逐渐向考核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转变。背诵必不是语文的全部,却是语文最基础的一步。

(本文作者系杭州外国语学校语文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