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省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3-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于 佳)春天,并不仅仅属于长安街上正盛开的洁白玉兰,春天,也饱含着人民对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期盼。连日来,我省两会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未来教育指明的方向,积极建言献策。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听后倍感振奋。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高校和区域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浙江大学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大有可为。”邹晓东说,浙江大学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系列强国目标和重大战略完善学校在全国的社会服务布局,加快办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作用高水平参与之江实验室建设,深度聚焦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面向大湾区建设开展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和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为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实质性贡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才”“双一流”热词频现。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说:“宁波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以来,更为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每年净增至少100名人才,其中包括院士。‘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今年研究生招生,宁波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好的生源,对于未来大学的办学、地方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深远的。”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结合浙江金融职院在推进教育国际化中的做法和经验,郑亚莉提出要强化“一带一路”建设教育项目,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品牌。围绕“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包括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在内的‘6个100’项目支持,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等任务,加快我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推广,将我国打造为成为国际职业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为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提供方案。

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认为,中小学课外负担重,家长焦虑,主要源于升学中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据了解,省教育厅即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家长学校精品微讲座视频资源。韩平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邀请各方面专家录制了100期视频,我们计划到2020年共录制500期视频,对家长进行教育理念的再培育,通过这些长期举措,缓解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普遍焦虑情绪。”

全国人大代表、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本质就是要提高课内效率,镇海中学一直通过加强老师的教育水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外得到减负。”

此次赴京参加两会,临出发前,张咏梅特意在宁波镇海家中炒好苔条花生,这是她要带给“亲人”北京大学学生李子馨、靳钥雯的“母校味道”。

2017年高考,12名在镇海中学就读的省外教育帮扶生回到当地高考后,大部分被“985”“211”高校录取,李子馨、靳钥雯就是其中两位,分别被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元培学院理科实验班录取。张咏梅说:“‘公平而有质量’,让镇海中学进一步坚定了为省内外多所学校精准教育帮扶的步伐和决心。”

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在大陈岛从事教育近30年。“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始终,要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翁丽芬建议把大陈岛打造成全国教育基地,“眼下,大陈岛正在加快建设全国青年垦荒文化旧址公园、全国青年垦荒纪念馆等文化教育设施,研究整理老垦荒队员的故事。通过这些设施和教育读本,让学生们牢记垦荒队员的故事,更真切感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