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如何助力课堂转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3-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叶青云

什么样的课堂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怎样才能让深度学习发生?作为教育变革的最终落脚点,课堂转型该如何实现?3月20日,杭州市“钱塘之春”教育高峰论坛拉开帷幕,国内外教育专家和名校名师齐聚一堂,围绕“教育变革与课堂转型”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从学生知道“我要什么”开始

“当下的教育是在为未来培养人。”论坛上,与会专家反复提到这一论断。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如何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应成为学校教育变革的关注点。

“开设拓展课程让学生想学,改革课堂模式让学生能学,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构建多元评价让学生乐学。”这个“四学”理念是杭州市采荷中学教育集团正在推行的课程变革之基。“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因为此后的一切学习行为都是在学生愿意学的前提下产生的。”校长孙寅介绍,多年来,学校致力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他看来,课程改革是促进课堂转型的关键点,而开发学生真正需要的课程是出发点。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程才是真正满足学生需求的?专家分析,学生往往分为两类:一类是明确知道自己想学什么的,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并已建立起主观能动性;另一类则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等着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

对于前者,学校在开发课程前应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北京市玉渊潭中学校长高淑英说:“只要我们给学生机会,他们会演绎出无限精彩。”该校开发的“优势教育”课程,强调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入手,激发潜能,倡导项目式学习和主题式学习,颇受学生欢迎。源于项目式学习,多个学生自己创立了“公司”,每年都会诞生几样自行研发的智能产品;主题式学习则包括单学科主题式学习、多学科主题式学习、超学科主题式学习三类,打破知识的割裂状态,实现学习内容的综合化。“课程的多样性决定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高淑英说,“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式无所谓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而对于后者,学校则要多下一番功夫。“学校和教师有充分的责任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在应对未来社会的时候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主任、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理事长林正范的这句话,引起了在座者的共鸣。“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敏感性,引导学生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进而积极地、创造性地立于新环境中。”东城教育集团5年来致力于探索“思维课堂”,聚焦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思维品质。比如东城中学构建了4个主题实践课程:水与生命、雾霾与发展、垃圾与文明、艺术与成长,该校按照激活旧知、问题驱动、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学以致用的模式开展思维课堂操作,大胆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敢于提问、勇于寻求未知。

前提在于教师行为的转变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何彪用两个物理名词描述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同频共振”,另一个是“受迫共振”。顾名思义,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教师的行为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用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解慧明的话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让深度学习发生,而深度学习发生的前提在于教师”。

“教师的思维盲区会束缚学生的发展。”上海市卢湾中学校长何莉口中的“盲区”是指学科界限划分得太明显所致。比如日常教学中会遇到这种状况:学生在语文课堂里问到课文中提到的某一现象为什么会形成,教师却因为涉及物理知识范围而答不上来,只能告诉学生“答案是这样,记住就好”。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要把跨界生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教师只有先消除自身的知识孤岛,才能激发团队和学生的创新思维。何莉说,教师突破学科的边界,可不是简单地互相“串串门”,而是要在融合中创生,“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交叉点就是创生点,教师的跨界学习,会催生教学的变革,继而推动学生的成长”。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提出,教师备课的要点是“资源+支架”,学习活动设计应先于教学过程设计。“真正的学习未必是在听的过程中发生的,而是在经历中‘绽放火花’;教育之于学生的意义,不是那些片段的知识与技巧,而是能够为其所用的有联系的知识、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经历中成长起来的社会认知与世界观。”张丰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课程建设能力也必须相应地不断提高,分为五个方面:通过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习的能力、基于学生立场的学习设计的能力、整体把握学习资源的课程内整合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和促成体验学习更好落实课程育人的能力。”

“人薄课就薄,人厚课才厚。”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力大力提倡教师要做反思性实践者,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上课前问问自己:“这节课主张用怎样的理念进行教学”“预期学生在这节课上会遇见怎样的挑战和学习困惑”等。“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关心自身能力、方法的成长,更要让自己成为有愿景的人——‘我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