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人才培养新基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南阳师范学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全面贯彻《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改革为重点,以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为抓手,以数字化手段赋能课程建设,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学校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视阈下跨学科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为视角”(编号2021SJGLX239)、“智慧教学背景下高校核心课程集群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SJGLX241)与河南省本科高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南阳师范学院建设智能化教学场景的探索与研究”“基于AI技术的高校‘教—学—译’一体化双语课程资源建设方案设计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与应用成果。

    以数字化教学基础设施支撑课堂教学

    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学校合理规划智慧教室类型和分级建设系统。自2021年获批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智慧教学示范校以来,学校建成拓展型、基础型等45间多种类多层次智慧教室与19间微格教室、4间“三笔字”书写智能测评管理一体化训练室、2间口语教室、2间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1间名师工作室等作为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的实训场地,用房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目前,所有智慧教室运行维护状况良好,利用率超过95%,良好的硬件环境建设为智慧校园奠定了基础。

    稳定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智慧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2018年,学校投入1400万元资金建设多功能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教学互动、资源管理、教学成果展示,满足了日常教学和教务管理的需要。截至2023年6月,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自建课程有教师800余人,学生在线学习达3.6万余人。2021年,学校投入380万元对原有教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对教师上课、学生上课、教室和自习室调配的数据化管理。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在线学习、日常管理、课程管理支持、线上督导、质量工程评审等功能的平台体系。

    以数字化教育理念指导课程建设方向

    学校坚持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每年选拔立项建设一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根据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新教学大纲,合理分配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日历,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本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结合起来,推动本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2019年,学校专门出台《课程教学大纲教学修订指导意见(2020版)》,特别指出课程教学设计要体现线上线下手段的综合应用。2022年,学校出台《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及等级评价办法》,将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纳入课程质量评价标准。

    2020年以来,学校以线上教学的广泛开展为契机,在全校各类课程中推广基于微课、MOOC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及移动学习,改革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与混合式教学,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互联网数字化教学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及移动终端交互平台等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移动终端交互平台,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增强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截至目前,全校已经选立200门课程进行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试点,其中1门获评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评国家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21门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4门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以数字化教学理念引领课堂改革

    智慧教学致力于汇聚“海量知识资源”,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其重中之重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关键在落实,难点在应用。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突出表现为“灌输多交互少”“展示多探究少”。为消除这一弊端,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智慧教室资源推动智慧教学模式改革。截至2023年6月,学校智慧教室排课率已达到98%,多媒体互联网教室排课率超过85%,师生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开展翻转课堂、小组讨论、主题研讨。智慧教室在移动学习、互动教学、远程控制、物联管控、课程录播等方面效果良好,对课堂教学的示范引领功能十分突出,学校教室的整体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灵活学习,构建了集教学互动、精品课程录播、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教学督导等于一体的新型教学环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学校全部多媒体教室均安装了智课堂、雨课堂、学习通等教学客户端,在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7月,移动教学客户端在全校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率超过了89%,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普及。智慧课堂突破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限制”,教师的教学活动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利用智慧教学客户端进行导学导练,并根据教学需要将练习题和资料发送到每一名学生的客户端,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提交答案,通过系统智能批改、自动分析、现场反馈,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教学更加高效。学生们通过作品展示、观点投票、小组讨论,在课堂上大大加强了与教师、同学的互动,积极主动思考,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这正是学校建立在智慧教室基础上的一流课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将学校自身教学特色与智慧课堂深度融合的成果。

    学校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货物运输路径规划虚拟仿真实验”为基础,参与中国人民大学物流管理国家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双方针对智慧课堂教学应用开展同课异构、评课说课活动,进行智慧教学切磋交流。这类常态化、多样化的智慧教学校际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共同提升的舞台。为师范专业专门建设的中小学远程同步互动教室,也使师范生得以深度体验和参与中小学一线教学活动。

    以数字化教学支持系统打造教学新生态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融合创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场景,打造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泛在的智慧教学新生态,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智慧教学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教学环境新。智慧教室的空间布局灵活,可移动课桌椅,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之间快速切换,满足不同教学任务对教学场景的需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显示设备,实现不同教学空间的资源展示、共享;应用不同类型的扩音设备,实现不同教学空间教学扩音、拾音的需求;混合式教学及数据采集平台、互动教学平台的联通,支持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任意章节都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现教师“零门槛”使用。

    学习空间新。舒适的学习环境、随时随地的学习与新颖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视频矩阵和无线投屏充分满足了学生成果展示、分享,教师点评、指导的需求;利用录播系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和教学资源生成常态化;教学互动平台扩大了教学的范围,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围绕课程教学计划,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学习。

    管理体系新。教室、实验室、自习室等教学资源智能控制及数据采集平台的融合,通过一个平台实现多个系统的管理,充分利用多个系统的功能;教学管理者可以一机掌控,实时进行教学巡视、教学督导、调停课、调取教学改革相关数据等。

    教学评价新。建立分层分类教学评价,促进高校实现教学监测常态化、数据管理制度化,更加准确地掌握教学现状,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采集、存储和分析教学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精准地了解师生整体或个体的教学状况,帮助分析与诊断教学问题,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评价依据与决策建议;系统提供教学巡视,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开展常规教学检查、互动课教学巡视、考务工作检查等;通过教学督导系统,实现集远程听课、远程巡课、远程督导点评于一体的集中管理控制。

    围绕数字化转型这一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截至目前,学校基本形成了覆盖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等不同人员的健全的“教、学、管、评”数字化体系。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推进创新协作的新型课堂,以信息化硬件普及助推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校园无缝化、个性化学习。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建设有南阳师范学院特色的个性化智慧校园,全面推进智慧教学工作,通过选拔一批特色数字化课程、支持一批智慧教学研究项目、打造一批数字化教学团队、出版一批数字化教材、建设一批先进易用的智慧教室,将学校建设成为区域数字化领航高校,为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旗 谢海泉 郭欣 吴旭君 张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