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就是“科比”,久仰久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桐庐中学 张国平

“张老师,我是方泽斌的爸爸。今天泽斌回家大哭起来,我们问他有什么事,他说上课听不懂,想转学。他回校后,还请张老师帮我们和他谈谈。”

家长电话里的恳求,让我也暗暗着急起来。学生进入高中四周,都还没有适应,怎么办?安抚了家长,挂断电话,脑海里出现方泽斌给我的印象:小个子、短平头、沉默不语,月考成绩班级倒数第三,加上“择校生”的身份,自信心不足,才萌生退意的吧。

我们班的“科比”

回校后,我没有在第一时间去找他谈心,而是找到那张开学初学生填写的“个人情况调查表”,发现方泽斌在“兴趣、爱好”一栏填的是“篮球”。作为观看NBA赛事十几年,曾在大学时代里当过学院女生“篮球教练”的我,打定主意,准备先和他聊聊篮球。

周二,我问体育委员申屠晨银,体育课是怎么上的。申屠晨银说:“老师按照学生申报的项目分组上,我、谢镇啸、吴誉昊、方泽斌都在篮球组。”

“好啊,那下午第二节没课,我跟你们一起打球怎么样?”

下午体育课,我早早地来到篮球场,看学生们在体育教师带队下热身。热身结束后,我们就开始“捉对厮杀”。可能是学生敬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对我防守极为松懈,给我很多空隙和机会。于是我无论是上篮还是近距离投篮,一投一个准,让这群小子刮目相看。

中场休息时,我们围坐一圈。“方泽斌,你投篮速度好快啊,爆发力也不错,但抛物线这么高,能投准吗?”我故意问。

由于今天多次投失,他腼腆地笑了笑,没有回话。

“老师,你不知道,方泽斌投篮很准的,我们都叫他‘科比’。”谢镇啸说。

一听“科比”两字,我顿时来了精神:“听说最近科比又创造了NBA的一项新纪录,成为‘打铁’(球迷对投篮不中的一种戏称)次数最多的‘铁王’啦。”

学生对我的话的反应是有点不屑,他们看到更多的是科比的勤奋训练、独当一面和领袖气质。当然,这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

“老师,科比是‘铁王’不错,但同时也是‘绝杀王’哦。”方泽斌插了一句。

我赞许地点点头,同时一语双关地说:“那接下来就看‘科比’的表现了哦。”

“科比”的爆发

自那以后,在体育课或活动课时,我有机会就会跟学生们一起打球,一起交流。共同话语的增多,让我更有机会“走近”他,也更容易“走进”他。

方泽斌也在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虽然在被班级“篮球界”称为“科比”,虽然期中考试有了一些进步,但他仍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自信心不足。

机会来了,学校“体艺节”拉开序幕,班级“三人制”篮球赛开赛,为班级增光的重任就落到谢镇啸他们身上。

谢镇啸初中是校队出身,是班里的篮球明星,但其他队员实力有限,第一战就遇到强大对手,谢镇啸被对方双人包夹、严防死守,屡次错失投篮机会。

在这紧要关头,“科比”上场了,他轻巧的身段、丰富且灵活的进攻,一个人连突带投,从谢镇啸手中接管了比赛,包办了班级几乎所有得分。这使原本有些泄气的拉拉队,被“科比”征服,场边响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加油声。

在接下来几场比赛中,队友的战斗热情给点燃,虽然最后没有获得理想成绩,但对方泽斌个人而言,输了两场比赛,却赢得了一个世界,一个彻底向他敞开心扉的世界。

“科比”不“打铁”

“体艺节”闭幕后很久,不少学生的周记主题仍然停留在那场球赛上。郭辉华在周记里写道:“我们班的男生真是拼,谢镇啸还受了伤。但最让我刮目相看的是方泽斌,小个子的他竟然能爆发出这么大能量,他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神’。”

我不失时机地让方泽斌也分享自己的周记。他颇具自豪却仍略带羞涩地在全班面前念道:“通过篮球赛,我将更好的自己表现出来了。在篮球赛中,只有突破别人的防守,改变自己的策略,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得分者。在学习中同样如此。我学习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数学、物理和化学,这三门学科需要理解力,题目很多变,让我很无力。但我意向中的选修科目还是物理和化学,所以要把这两门课学好。只要自己想做的就一定要想方法做到,在考场中要像赛场上一样成为‘得分王’。”

当他说到要成为学习上的‘得分王’时,班级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份褒奖,也是一针强心剂。但在整个周记分享过程中,我自始至终没有“锦上添花”,而是用微笑表达着对他的肯定与赞许,同时也在思考,这会是他的一个转折吗?

事实也正如我所期望的那样,“科比”真的有了巨大的进步。面对高中复杂的学业,他不再茫然无措,不再害怕竞争,不再打退堂鼓,而是用自己的信心、决心和行动寻找到自己的节奏。

后来他在周记里这么写道:“数学感觉比以前容易多了,通过自己的理解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对。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期末考试,我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争取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透过这一行行简单、朴素的文字,我分明看到一个充满着期待、兴奋、欢乐且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篮球战士的神情。

我的评语也是一如既往地简单:“当一个人寻找到内心节奏时,就能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能让事情变得轻松,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