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发力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优秀的美术作品表达着创作者的思考,是创作者情感、信仰、价值观的体现。围绕中国精神主题,我国的创作者完成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它们均符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人民群众、基于生活实际的文艺创作原则,反映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和改革创新的时代强音。从这些美术作品切入,在高校美术专业中开展以中国精神为主题的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培养其文化自信、人文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以中国精神为主题开展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提高美术专业教师的素养能力。目前,部分高校美术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相对薄弱,工作仅局限于完成专业知识教学和进行个人专业技能领域的研究探索,对课程思政的要求及教化育人的方法认识不深、钻研不透,对美术专业本身存在的丰富育人资源视而不见,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空洞说教、生拉硬拽、“为思政而思政”的现象。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具体执行者,且与学生接触较为频繁,对学生及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影响较大。因此,高校美术专业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要组织对专业教师的系统培训。

    首先,要提高美术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只有拥有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丰富文化和艺术知识的教师,才能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带给学生积极影响。美术专业教师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要”标准严格要求自身。

    其次,要提高美术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要常态化、长效化组织美术专业教师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思政工作的重要精神,帮助教师正确认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育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艺术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技艺技巧,把艺术作品反映的政治本质、思想本质和文化本质讲透。

    再其次,要培养美术专业教师掌握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美术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本专业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方面的优势,把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结合起来,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利用榜样示范、实践锻炼、情感陶冶等手段,在专业教学中开展价值引领。

    二是发挥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首先,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堂自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辅助作用,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提示,让学生首先独立阅读书本,利用网络媒介进行资料的搜索查阅,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之后再以小组形式展开全面深入的讨论,围绕艺术欣赏、理论学习的目标、内容、意义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展现学生个性,调动学习兴趣,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其次,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创作美术作品。重点到本地区的革命教育基地、文化艺术展览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等科教场所开展相关的调研和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多重感官的参与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认识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深刻了解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特点。学生能身临其境获得创作灵感和思想启发,培养其健全的心灵和文化自信,使培育既有专业素质又有高尚情操的艺术人才成为可能。

    再其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推进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组织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借助美术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帮助学生将学习领悟到的中国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和人民的过程中感受个人价值,从而怀揣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围绕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及精神需求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观察现实生活,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在创作实践活动中领悟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创作要求。

    三是以中国精神为主题开展专业教学。过去,我国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多以美术作品的创作形式为分类标准进行教学,且教学形式多为艺术鉴赏和技能训练,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素材零散分布于其中,学生对优秀美术作品蕴含的中国精神缺乏系统性认识,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引领效果不明显。

    挖掘美术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文化教育元素是推进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美术专业教师应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以中国精神为主题,将零散分布于各美术专业教材中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教学范例梳理出来,并进行主题单元教学。围绕主题单元拓展专业教学,深入分析优秀的文化资源与美术案例,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为轴线,对艺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形式、背景、立场,作品的价值、优点和不足,作品细节以及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感悟艺术家的思想高度和艺术作品的时代性,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陶冶。重点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并加深其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引导其感受中国美术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作者单位系鲁迅美术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