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产业学院 促产教融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海口经济学院获评首批“海南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称号。 国内首部校企联合制作的精品剧集《锦鲤是个技术活》在海口经济学院全程拍摄,学校领导出席开机仪式。

    在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口经济学院紧紧围绕国家、海南省政府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瞄准海南省未来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在学校董事长曹成杰的推动下,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合作办学。2016年起,学校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青城雅和教育投资管理中心、新丝路海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聚星超媒科技有限公司、武林风(海南)传媒有限公司等29家知名企业合作,先后成立了中广天择传媒学院、南海音乐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南海艺术与科技学院、南海电影学院、德行智华会计学院、聚星数字经济学院、南海美术学院、东方外贸外语学院、腾竞依智网络学院、时代旅航管理学院、华闻文创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武林风体育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南海舞蹈学院16个产业学院,实现了校内产业学院全覆盖。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学校坚持从理论创新、模式创新、路径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深入研究,实现了与企业产教深度融合,应用型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学校通过海南省教育部门评审验收,并经国家教育部门同意,被确定为海南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和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与发展贡献了“海经方案”。

    理论创新:“四维一体”夯实产教融合理论基础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学校经过深入研讨,认为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四维一体”是产教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不同维度的属性,由浅入深关联对应的关系,提出课堂、校园、职场应该相互结合,各自实现不同育人功能的教育理念。

    一是知识有“确定”和“未定”之分。新的技术信息量逐年增加,这就导致学生大一所学技术有可能将近一半到大三就过时了。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习“不确定”知识的能力。不确定的知识属于未发现的知识,讲授不确定性的知识,就是讲授方法,只有掌握发现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知识才能活学活用。

    二是能力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能力是可表达、可描述的能力,隐性能力是难以表达和描述的能力。尽管通过书本学习,知道这些能力所指向的行为,但实际上不通过反复尝试与感悟还是不能真正掌握。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中解决劳资纠纷的能力,不同管理者对同样的纠纷,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经验能力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三是素质有“人文”和“职业”之分。人文素质是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对本职业胜任能力的综合体现。职业素质只有在职场中或者至少在职业的情境中学习和体验才能获得,有时甚至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比如教师的职业洞察能力(指对学生发展的基本判断)就要在长期教育活动中积累才能提高。

    四是培养目标有“低阶”和“高阶”之分。学校认为学生获得确定知识、显性能力、人文素质是低阶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训练即可实现;获得未定知识、隐性能力、职业素质是高阶目标,表现为对职业环境的把握、对方法技巧的感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等,这需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甚至在一定职业环境中才能实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讲授“有价值”的知识,培养“用得上”的能力,提高人文和职业双重素质。只有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合作育人,有职场一线环境的熏陶,有丰富经验企业技术人员的传授,才能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为此,学校适时提出“加强应用型研究、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并要求以“一流条件、一流师资、一流教学、一流管理”为建设标准,加强与优质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学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模式创新:“三三制”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四维一体”要求,学校提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即选择课堂学习、校园体验、职场实践进行“三层三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充分发挥课堂、校园、企业的育人功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层:学中思。设计目标:让学生静下心。阅读是发展表征能力的重要方式。大学更需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训练,尤其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先动脑后动手”。为此,学校采取了三项举措,培养学生静心思考、潜心钻研的习惯:

    一是实行“海经必读”计划。从2015年起,学校要求学生两年内必读四类20本书,每类书读5本。从第一学期开始,按照励志类、经典类、专业类、创新创业类顺序,每类书阅读完后撰写读书报告,取得1学分,两年累计获得4学分才能毕业。为了做实计划,学校还将“海经必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做到组织、经费、评价标准三落实。

    二是实行一年级“集中晚自习”制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项作为学校学风建设的举措取得明显效果。

    三是实行“课堂读书笔记”计划。2017年起,学校要求二年级及以上学生除教材外,还要在教师指导下阅读专业核心课程1—3本参考书,并撰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由专业任课教师作出评价,按照10%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这些举措,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第二层:思中做。设计目标: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和实验室着重培养学生的显性能力,只有亲自参与,在实践中才能获得隐性能力。为此,学校和合作企业双管齐下,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开展暑期社会调查。从2015年起,学校将暑期社会调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大一新生全员参加,调查结束撰写调查报告,取得学分才能毕业。社会调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实施,做到有选题、有开题、有指导、有评价。可以单人进行,也可以3—5人成组进行。全校每年5000余人参加,形成1000余份社会调查报告,评选出约40篇优秀社会调查报告给予表彰并汇编成册,在图书馆设专区展示。全员社会调查得到海南省教育部门充分肯定。

    二是实施项目教学,推行“一专三证(两项目)”。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次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做到全覆盖。为此,校企双方采取了很多措施,形成了培训、指导、竞赛、激励一体化的学科竞赛体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学科专业竞赛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实行“冬夏小学期”制。学校把冬夏小学期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做项目,在项目中磨炼、学习和提升。

    第三层:做中学。设计目标:让学生“走出去”。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在社会的职业环境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为此,学校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大力提倡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对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有重要意义。学校把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纳入培养方案。近5年来,搭建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35项、签订实践育人和志愿服务协议32个。依托学校优质的校内外志愿服务资源和专业的志愿服务理念,全省首个“海南省志愿服务培训基地”“落户”学校,并以此为基础共建了“海南省志愿服务研究院”。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基地—常态化项目—专业化社团”的“三化一体”志愿服务发展模式。

    二是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学生社团实施“校团委统筹—挂靠单位牵头—指导教师选聘—社长(组长)竞聘”管理模式。学生社团发展已呈现专业水平高、参与热情高、活动质量高的“三高”局面。目前,学校已有学生社团67个,涵盖思想政治、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学术科技、志愿公益、创新创业六大类别,在册会员1.7万余人,注册社团成员占学生总数的79%,年均开展活动300余场次。近5年来,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超千人次,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舞蹈《美落子》选送参加上海展演,合唱《撒里啰》与60所高校同台演绎。 

    三是鼓励学生创新创业。2015年,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系统教学。同时,设立200万元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学生创业,学生累计创办公司179家。学校创新创业成绩得到充分肯定,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6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海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学校多次被评为海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评估A级。

    路径创新:“四个共同”汇聚产业学院建设之力

    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育人的重要平台。学校通过协议形式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方职责: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组建精英专业教学团队与专业导师团队,不断加强学院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实践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与深造通道等。同时,学校以“四个共同”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