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化留遗韵 师范教育绘新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以及塑造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四新”建设背景下,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使命情怀,积极探索新时代语境下“新师范”固本培新、融通发展的建设理念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练“五美”育人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为重要特色,构建全新的思想引领机制、能力建设机制、协同机制和成效评价机制,创新现代教师培养模式,打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新师范”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落实育人目标导向

    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坚持正确的育人目标导向。而确保正确的育人导向,关键在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院立足于历年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本土非遗思想内涵、价值理念与多学科资源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于2018年、2020年、2022年分别对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三次修订优化,增设新课程、改造老课程,并清晰、科学、准确且以符合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评价等教学过程各环节严格把控,强化本土非遗思想和价值观念在绘画课程体系中的引领性,范围涵盖“专业教育课程”与“自主发展教育课程”板块中的13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到非遗融创拔尖班教学与培养的全过程,倡导本科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不仅要内化为牢固的理论积淀以扩展人文视野和增加理性思考的锐度与深度,同时也要将学术收获通过具体的设计创作实践进行表达与创造,从而探索巴蜀设计美学样式和凸显学院学科建设特色。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抓实课程思政建设

    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院以将地域优秀传统艺术融入美育建设为重要特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以思想强基扎实推进绘画课程思政建设,切实做到“以史鉴今”铸魂育人、“传承创造”浸润思政、“匠人匠心”素养提升,推进全方位育人。

    学院将民间文学类、民俗类、传统美术和工艺美术类、传统医学和药学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绘画课程,使学生在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自觉地生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产生崇敬之心与责任感。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性思维探索、突破架上绘画的思维与边界,探究时代视觉语言特征,在绘画表现语言、表现手段、表现内容等方面多做尝试,充分发挥绘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中国画人物”等课程中,增加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艺术家社会责任与担当等课堂讨论,启发学生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意识。

    创新教学实施路径

    架设多维协同教学环境

    学院创新开展融合非遗的理论教学,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以学科前沿理论技术革新绘画教学模式,运用高水准、系统化、智能化、开放性的现代师范生培养方式,架设多维协同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技能与意识,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

    在“第一课堂”中运用“任务驱动,自主构建;素材支撑,个性探究;多元表述,共达目标”的模式;“第二课堂”全面开展本科导师制教学,以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术科研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及学科竞赛实践等。不断优化多元评价体系建设,实行课前“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突破”、课中“综合表现能力——平时练习、重难点突破、考勤与学习态度、知识能力思维、期末总结考核”、课后“综合素质能力——党团教育、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学科竞赛等”的全面评价模式,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性评价,在反馈优化中提升落实成效。

    强化人才培养实践

    提升辐射导向作用

    扎实开展实践活动是提升非遗文化育人实效的重要抓手。学院扎实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着力提升辐射导向作用,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传承责任感,引导学生自觉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投入到民族地区、公共社区等公益教育项目中,并在实践中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建“发展成就观察团”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以“以美育人·向美而行”为主题的系列美术公益课堂。活动以文化人,以美育推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幼儿美育进社区,先后开展“梦回唐朝”“端午节的记忆”等不同主题的“非遗美育美术课堂社区行”系列志愿活动,聚焦传统工艺美术,弘扬非遗文化。积极地与社会进行对话交流,通过与出版社、幼儿园、社区等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项目式合作,扩展了创业方向,拓宽了就业口径。近年来,学生的课程实践作品在教育部门A类学科竞赛中获奖200余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文化与旅游部门等主办展览50余项,作品出版发表500余幅。(金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