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坐落于红色娘子军的故乡、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海南省琼海市的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创办的琼东中学。历经80年中等师范教育薪火传承的历史,2003年,学校转型升格,更名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又走过了20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历程。100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迁校址、饱经沧桑、革故鼎新,努力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人才。

    如今,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书写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师生员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全面领导开启新格局

    学校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双带头人”头雁引领作用成效明显,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逐步完善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民主党派作用,“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学校自觉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全过程各方面,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被确定为海南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在2021年和2022年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好”等次。

    思想政治工作展现新作为

    学校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新格局,配齐建强思政工作“三支队伍”,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思政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序有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信息安全和舆情管控平稳有效。稳步推进学生社区“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改革,着力打造成集思想教育、专业教学、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络互动社区,“互联网+学生工作”服务管理模式初步形成。连续4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文明校园创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创新,全校师生员工素质养成卓有成效,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新业绩

    学校获批海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学校,积极推进提质培优工程,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大数据应用开发赛项(高职组)协办权,获批设立海南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海南红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发展研究基地,牵头成立海南省信息技术创新职教联盟。主动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四大主导产业,主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整合建设了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等多个专业群,并以动漫制作技术、软件技术两个国家、省级骨干专业为“头雁”,形成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校级骨干专业群、校级特色专业群三级建设的雁阵体系。学校不断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新增一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程均有较大突破;近年来,学校获批厅级及以上纵向科研课题60余项;教学团队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各级奖项。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000多项。2023年,男子排球队、男子沙滩排球队获得2个全国冠军的好成绩。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大数据应用开发”赛项中,学校参赛队伍从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64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动力

    学校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同步推进专任教师招聘、兼职教师聘请、高技能人才签约和“候鸟型”、柔性人才引进及急需人才调入,师资队伍规模逐年扩大,新增杰出人才、领军人才、省级拔尖人才、南海工匠、南海新星19人,确认其他高层次人才108人。学校获批首批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南海新星”科技创新人才平台团队。近三年,选拔任用党政干部70余人次,担当实干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锐意进取的激情不断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学校多人获得“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队先进个人”称号,并涌现出一批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学校出台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部门、中层干部、教职工年度考核及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等制度,不断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招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校坚持“阳光招生”,建立“全校动员、全员参与、长效宣传”的宣传工作机制,形成多维度、多层级、立体化的宣传工作体系,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办学规模从2017年的6000余人增加到2023年的近万人。配齐配强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2023年,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访企业230余家,为毕业生扩展就业岗位1.1万余个。师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近70项。毕业生留琼率超过80%。

    社会服务能力实现新跃升

    坚持“融入地方、同频共振、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服务理念,学校大力开展技术应用转化服务,横向科研课题到账经费逐年递增,努力打造校地企融合发展共同体,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技术和智力支撑。2021年,学校成立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和老年大学示范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各类心理纾困活动,受益群众年均达6000余人次。举办退役军人计算机技能、普通话等级测试、椰雕等各类社会培训,在琼海市内建成11个流动图书分馆,同时深入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获得2023年海南省大学生基层科普行优秀组织单位奖、优秀科技志愿团队等多项荣誉称号。

    对外合作交流拓展新领域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学校不断推动教学资源国际化建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与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学生国(境)外研修项目。选派多名管理干部、教师赴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开展学习交流。聘请美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多名外籍教师,招收来自俄罗斯、泰国等5个国家的留学生。学校与海南省内15所中职学校合作开展“3+2”分段培养和连续培养专科专业教育和“专升本”联办项目。

    治理体系改革探索新路径

    制度建设规范完善,治理举措科学合理。学校完成第二轮《章程》修订工作,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改革,教学督导常态化开展。加强教代会、工会和妇联等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等参与学校治理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完善并实施了六大内控管理制度,规范财务预算、收支管理和绩效评价,强化审计监督。扎实推进“废改立释”工作,新建或修订200多个管理制度,编印内控制度手册,建立健全人事、财务管理制度。学校启用OA办公系统,推行无纸化办公,优化固化工作流程;定期开展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深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民生保障工程取得新进展

    聚焦师生关切的急事难事,学校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堵点难题。2023年预算收入比2017年增长近40%;彻底解决了扩建校区11.8亩土地征地问题,完成扩建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工作;新建成学生公寓楼、风雨操场、学生食堂以及校史馆等基建项目,同时推进校园餐饮服务、物业服务等保障工作规范化、过程化管理,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学校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新建或改造实训室、教室、技能大师工作室150余间,教学计算机近5000台,新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40个。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建立校本数据中心,建成校园主干光缆、平安校园网络监控系统等。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多样化、现代化。近5年,学校共有1.7万余人次获得国家及省级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岗位,教职工综合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妥善解决教职工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教职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全面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

    学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积极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充分发挥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巡视反馈等方面监督效能,形成监督合力;常态化开展节前廉政谈话提醒、约谈提醒、新任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建立健全副科级以上干部廉政档案,组织观看反腐败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举办校园廉洁文化创意活动、“清心妙语”平面创意设计作品展,制作海瑞清风系列微视频、中秋教育微视频等,把廉洁教育融入到思政课中,纳入到主课堂教学中,把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和管理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