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钊精神”深度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的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用好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向。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大钊精神”是河北唐山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红色文化。唐山学院利用地域优势,树立“大钊精神”旗帜,发挥“大钊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近年来,唐山学院文法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思政教育中,创新方式、拓展场域,把“大钊精神”成功融入思政教育各领域、各层面,形成了课程思政凸显“大钊精神”、第二课堂研学“大钊精神”、学生活动传播“大钊精神”、社会实践践行“大钊精神”等育人环节,构建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课程思政凸显“大钊精神”

    学院充分发挥“大钊精神”与文、法两个学科密切相关的优势,把“大钊精神”确定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之一。通过制定方案,按照“四步走”方式,凸显“大钊精神”在育人中的作用。第一步,从发愤读书、深研政理、追求真理、舍身报国四个方面挖掘李大钊的主要著述、生平经历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整理;第二步,确定各门课程能融入的思政元素和融入点位,并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进行相对固化;第三步,教学中教师合理处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带入设置好的思政元素,每门课程选择两个点位,以带入的思政元素为切口酌情延伸到李大钊的诗歌、文章、文论中,在李大钊的法律思想、政理思想、生平故事中进一步探寻其爱国情感;第四步,各门课程在重要且适宜的点位带入思政元素后,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忠贞爱国情怀的感悟,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

    全院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知识性、价值性的双重属性,锚定“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目标,将价值引领作为一段时期内专业、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经过数年建设,完成了65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编写和思政元素融入设计工作,形成了省级、校级、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同时发力、同向发展的建设体系,1门课程被评为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实现了育人成效与课程建设成果双提升。

    第二课堂研学“大钊精神”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将研学红色经典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方向,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课堂育人工作。选择《青春》《文豪》《狱中自述》《宪法与思想自由》等李大钊著述中的经典篇目让学生研学。研学以教师课堂引领为前提,课后学生自学一步、深学一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接受性学为研究性学。2020年学院成立了青年读书小组,先后吸引100余名学生加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研读经典,举行读书交流会,开展“传承大钊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主题党日、征文、演讲等活动。

    以青年读书小组为先导,学院于2021年底组建红色经典研究会,探索专业研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确定“文学视角下的李大钊研究”为主要方向,以期实现专业研究与思政教育双轨推进。目前师生研究成果初显,发表了《从理论信仰到革命实践——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化演进历程》《试论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与实践》等多篇论文,完成唐山市社科联课题“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结项结果获评优秀。

    学生活动传播“大钊精神”

    学院以“让红色基因成为学生优良品质和健康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为目标,以红色经典研学为基础,依托大学生党史宣讲团,送红色经典宣讲到乡村、进学校、入社区。先后到迁西县纪庄子、路北区世嘉实验小学、路北区裕华实验小学、路北区祥富里社区等进行“大钊精神”宣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同时,学院以“文法拾光”微信公众号为阵地,推出了一系列以“大钊精神”为主题的文章,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

    为了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经典,学院所辖求凰话剧社将红色话剧编演作为主要方向,成功创作演出了话剧《李大钊》,吸引1500余名学生到场观看。受场地限制,包括其他院校学生在内的更多学生在微信公众号同步观看。广大青年学子通过红色话剧感受共产党人坚守信仰、初心不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尚品格,增强了对红色文化的感悟和理解。

    社会实践践行“大钊精神”

    按照拓宽教育场域、凝聚教育合力、提升教育效果的思路,学院结合实习、实训、调查研究、大学生红色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入思政教育基地和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场教学、社会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从学研体验到内化践行。学院把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置为社会实践的首站,让学生亲近红色文化,提升体验感、增强使命感,从“大钊精神”中汲取力量,体悟自己在民族复兴中的责任担当,树爱国情、立强国志、践报国行。

    以“大钊精神”为动力,学院学生社会实践范围不断扩展,社会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范围涉及普法教育、法律援助、文化宣讲、乡村支教等,青年学生在探寻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乡村振兴中弘扬“大钊精神”、践行“大钊精神”,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王林系唐山学院文法学院院长,耿志勇系唐山学院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