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公平与效率 分层调控 深化高考改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兼顾公平与效率 分层调控 深化高考改革

人物名片:全国政协常委 、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高考公平的问题,是困惑了我们多年的大难题,也是直接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在当下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高考招生改革?我们认为,应该采取分层调控,多措并举的办法。

具体提出以下建议:重新确定“985”和“211”大学的招生政策;重新整合布局各省(市)高等教育资源;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招生计划配置继续合理细化;全面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985”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中最顶尖的部分,也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部分,应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严格控制招生规模的同时,尽可能克服本地化招生倾向,主要通过自由竞争和划分一定比例的民族与地域性(含贫困区、山区及农村乃至国际生等)生源相结合的方式分配招生名额,例如70%~80%的生源依据全国统一考试(或者985学校的单独联合考试)来招收,20%~30%的生源按照地域等因素进行分配。“211”院校的名额调控,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允许较高比例(不宜超过40%)的地方化招生,但应注重生源的多样性,按比例分配到各个省市。

目前,各省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如教育部直属大学在有些省(市)高达20多所,有些省78所,而另外13个省(市)一所都没有。其他大学也存在有的地区过多,有的地区太少的失衡问题。因此,国家应该着力协调以区域为单位的大学建设问题,协调资源丰富的省份拿出一定指标给资源较少的省份,通过全力协助中西部高等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的办法,来解决考生个体面临的高考公平问题。现有各省属重点及其他一般高等院校,可完全以服务地方为主,或依自身办学定位及生源情况,完全自主地分配招生名额。

在招生计划方面:存量方面,一些东部地区的地方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无法完成招生计划,建议将这一部分存量向中西部倾斜,将其招生计划向中西部省份调整。在增量方面,将“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经费增量的大部分用于发展中西部较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扩大中西部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在13个没有教育部部属院校的省份,各选择一所高校纳入国立大学(部属院校)建设(所有经费由中央财政提供),通过国家层面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充实其办学实力、提升办学水平,带动区域高等教育水平提升;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落后省份的高校,对于到高等资源相对匮乏地区投资建设民办高校的社会力量,政府实施1∶1的资金配比,通过增加民办高校资源来增加当地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特别是鼓励高科技上市公司参与西部高校建设。

从长远来看,根本的解决之道是: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改变按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分配高校招生指标,由高校自主确定不同专业在不同区域的招生计划。要建立高校绩效拨款制度,辅以专项计划、财政杠杆等进行宏观调控。如此一来,既将招收贫困家庭、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省份、经济不发达地区学生的情况作为财政拨款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鼓励高校实施面向弱势群体等的专项招生计划,也将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办出更好的大学,变成学校的内在需求,从而兼顾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实现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层次有致、类型鲜明、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高考是孩子的命脉。高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整个教育系统,如何把公平与效率、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有机地统一起来,需要有长远规划和系统的顶层设计,需要更多倾听各方意见,以现实为基础,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小步稳走地探索,探索出我们自己的道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