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扇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扇子

□金 环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视觉暂留的现象,探索不同方位的图像形成的有趣画面。

2.喜欢操作,并愿意用语言大胆表达对图像变化的发现。

活动准备

自制纸扇、各类图片(鱼缸、鱼;鸟笼、鸟;鲜花、蝴蝶等)、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扇子,探究视觉暂留现象的好玩与神奇

1.出示扇子,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这把扇子和你以往见过的扇子有什么不同?

2.猜测,激发幼儿探究的愿望。

这把扇子除了颜色、形状、图案不一样,它还是一把神奇的扇子,一起看看扇子上画了什么。一面画着(鸟笼),一面画着(鸟),如果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就会想办法看到:小鸟飞进了笼子,两幅画看起来好像是一幅画,可以怎么玩呢?

3.幼儿自由尝试:想办法让两幅画看起来像一幅画。

教师:刚才想了这么多好办法,接下来就请小朋友试一试、玩一玩,能不能想办法看到很神奇的画面,但有要求,一边想,一边看,待会儿和大家分享你看到的、想到的好办法。

4.大胆交流:你用了什么好办法?看到了什么?

小结:你们用了转转转的好方法,让本来分开的两幅画,看起来好像在一起了。你看,青蛙、荷叶原来是分开的两幅画,转转转之后,青蛙跳到荷叶上,真有趣!

二、尝试制作不同画面的扇子,观察并讲述不同组合形成的有趣画面

1.教师出示图片:蜜蜂、花、蝴蝶、大树、小草、女孩、蝴蝶结、爸爸、眼镜等。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操作前的思考与假设。

教师:请你来做小小魔术师,设计一把神奇的扇子。如果可以选两张图片,你会选什么?有可能会看到怎样有趣的画面?

3.提出任务:每组桌上都有图片,请你选择喜欢的两张,制作一把神奇的扇子。做完以后玩一玩,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充分体验、观察扇子转动后产生的神奇效果。

5.操作后集中梳理幼儿的发现:你刚才用了什么图案,看到了什么?

小结:小小设计师们很棒,选了不同的图案,也有自己特别的想法。转一转,玩一玩,还看到了非常有趣的画面。

三、再次调整扇子上图案的位置,探究不同方位组合形成的有趣变化

1.抛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刚才你想看到的是什么图案?结果做出来的扇子和想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有什么困难?(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遇到的困难)

2.尝试调整扇子。

教师:我们再试一试。如果你做的扇子和你想的不一样,请你想办法调整,尽量与原来想的一样;如果第一把成功了,你可以再去选择更多不一样的图案,让你的扇子变得更加丰富、好玩。

3.幼儿尝试再次调整自己的扇子,探索不同方位的组合形成的有趣变化。

4.教师巡回,并与幼儿积极互动。

教师:你成功了吗?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不同的图案组合在一起,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画面;同样的图案,放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画面也不一样,真是一把神奇的扇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