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浅谈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

□蒋倩倩

音乐欣赏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通过欣赏音乐,可以使幼儿在接触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开阔音乐眼界,丰富音乐经验,从而使他们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

目前幼儿园在音乐教学中往往注重培养幼儿学唱能力,却忽略了对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甚至不知道该怎样更好地组织相关的教学。为了把音乐欣赏变为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培养幼儿音乐欣赏的创新能力,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认为以下做法较有实效性:

一、将音乐渗透于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

(一)学会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充满着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各种动物叫声等。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自然界的声音,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丰富他们对声音的感性经验,为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会分辨声音的不同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幼儿做一些有关辨别声音的游戏,如“什么动物在叫”“请你静静听”“猜猜我是谁”“什么乐器在歌唱”等。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来分辨声音之间的不同,在进一步提高幼儿倾听兴趣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听辨与描述能力。

二、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作品,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

为幼儿选择音乐作品时,既要考虑作品是否符合教育的要求,又要考虑幼儿感知、理解音乐的实际能力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欣赏水平不同,因此教师要以幼儿的经验为出发点,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来选择作品。

小班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可以选择一些短小、有趣的音乐,如《小朋友散步》。教师可以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和理解对于睡觉、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散步、听雷声、下大雨、跑回家等的音乐表现形式的不同。

中班幼儿的听辨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基本上能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可以选择一些风格鲜明的音乐作品,如《小老鼠和啤酒桶》《金蛇狂舞》《玩具兵进行曲》等。

大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音乐经验的积累,他们能够区分一些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也能够在音乐变化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及表现。因此,可以选择一些结构复杂的作品,如《赛马》《化蝶》《喜洋洋》《瑞典狂想曲》《彼得和狼》等。当然,为幼儿选择音乐欣赏教材时,还需注意从总体上考察教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广泛性等。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幼儿欣赏的能力

(一)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作品内容

通过跟随音乐做动作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这是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最自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幼儿音乐欣赏经验的积累,他们会越来越喜欢通过身体律动即兴地跟随、表现音乐。这种即兴创造性的活动,锻炼了幼儿对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采用角色表演来表现音乐作品内容

角色表演是幼儿最爱玩的游戏,虽然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但他们却很乐意表现自己。比如大班音乐欣赏《农夫与禾苗》,通过农夫与禾苗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有效还原动作,从而在感受、想象、参与的过程中理解音乐。通过这种角色表演,幼儿既享受到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运用乐器演奏来表现音乐作品内容

简单的乐器表演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不同乐器发声特点的分辨能力,加强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使幼儿能直接主动地参与到欣赏活动中。如大班音乐欣赏《赛马》,一开始可以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蒙古族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然后在熟悉、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再运用乐器(小鼓、串铃和铃鼓)表现蒙古族人民赛马盛会时那种加油、助威的场面。

(四)利用图谱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内容

适宜的图谱将抽象的音乐直观地再现于幼儿面前,实现音画沟通。这有助于幼儿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当然,教师要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找准音乐的主要特点,有意识地设计图谱。如中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魔法汤》,首先用故事引入,使幼儿对制作“魔法汤”的过程感兴趣;然后进行分段欣赏音乐,学会调制“魔法汤”。本次活动的亮点就是教师边听音乐边绘制图谱,通过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现音乐,让幼儿能更加直观地理解乐曲的结构。

总之,音乐欣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得来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重视音乐欣赏这一内容,通过欣赏音乐来扩大幼儿的音乐眼界,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情感,感受音乐欣赏活动带来的愉悦和创造乐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