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育信” 重塑学生精气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武术队在济南市职教活动周开幕式上展演 学校武术队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螳螂拳 学校武术队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太极拳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坚持秉“信”立校、“三信”塑德,形成了以信念、信心、信步为育人核心的“信步德育”品牌。学校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工匠精神培育,从课程育人、协同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四大育人途径入手,让学生习承中华传统武术,培育学生以武立德的价值取向,以传统武术“软实力”汇聚立德树人“硬实力”,全力激活传统武术重塑学生精气神的“强动能”。

    定位目标,聚焦问题 

    做好“以武育信”顶层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武术特色教育聚焦“如何重塑学生精气神,赋能学生全面发展”核心问题,从中职学校“武术育信”情况和在校生积极心理状态两个方面展开调研,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本,助力学生身心两健、自信成长。学校组建以省级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为引领的武术赋能团队,将班主任队伍、武术教练、体育教师、心理教师定位为“以武育信”主力军,共同商讨确定策略、实施方案,专家指导审核,不断打磨项目的可执行性与可推广性。

    整合资源,多措并举

    推进“以武育信”体系构建

    一是“系列化”武术课程激活德育课程育人“内驱力”。学校与齐鲁师范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被确定为齐鲁师范学院武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及实验学校。聘请专职武术教练入驻学校,与体育教师共同开展“双师制”武术课堂教学。除实习级部外,在校两个年级每周开设1节武术实践课,通过专家讲座、网络课程、论坛沙龙等,对工作团队进行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培训。目前已开课30个在校班级,开课300余节,受众人数2000余名。二是“整班式”武术活动积蓄建班育人“向心力”。将传统武术作为打造班级精气神的有力手段,每班配备专职武术教练,实施“一人一班”师徒帮扶制。通过主题班会、新生入学教育、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武术文化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武术团体大比拼”“师生共武亮风采”“武术文化进万家”活动,推选“武术小达人”“武德之星”等,让厚德载物的武术精气神在班级中接力传承。三是“全境式”武术文化彰显环境育人“感染力”。加强校园武术文化建设,将武术文化融入校史馆、教室、电子屏、文化长廊、电子班牌等区域。开展“精忠报国”武术阳光大课间活动,在学生中推广“抱拳礼”等武术礼仪,形成班班有武风、人人会武艺、事事讲武德的良好校园氛围。目前,评选出10个优秀武术文化“武韵”教室、8个通臂拳展演优秀班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浸润文化内涵、品悟武术底蕴,实现对传统武术认识由“形”到“意”的转变。四是“个性化”武术社团淬炼活动育人“生命力”。构建“班级—社团—武术队”金字塔式武术个性发展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加入武术社团,通过选拔组建校武术队,学习通臂拳、阴手棍、太祖长拳、女子防身术等武术项目,参加比赛、展演、志愿服务等。目前,学校组建太极拳、长拳武术社团2个,武术队1个,武术志愿者团队1个,学生武术志愿者刘季君在华山龙飞教育武术馆教授青少年武术套路和散打。

    创新路径,协同共育

    彰显“以武育信”身心两健育人本色

    一是以传统武术教育为“活教材”,创新育人路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升核心素养为本,把探索目标锁定在培养人、发展人。借助“系列化”武术课程、“整班式”武术活动、“全境式”武术文化、“个性化”武术社团“四进”举措,拓宽学生成长空间,促进学生身心两健、可持续发展。面向全体在校生开设“通臂拳”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男女生比例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武术课程。例如,女生多的班级开展女子防身术课程,电子商务班开设“剑书”,网络班开设“齐眉棍”等。分项式、递进式推进项目实施,精准施策,有计划、有监测,可评可测。研究实践中有方案、有计划、有指导、有学生成长评价平台,通过“伴随式记录”“个性化画像”“针对性施策”数据循证,诊改交替。其中,2000余名学生的成长轨迹档案有数据、可视化。二是锚定全环境立德树人,搭建全员化“以武育信”网格。项目开展由专家全程指导,由河南少林寺武术馆专职导师来学校进行阶段性指导,每月组织体育教师、武术教练到山东省实验小学、济南市长清第一初级中学、少林寺武术馆等武术基地学习观摩,并由国家级别武术裁判指导学习,不定期开展教研,邀请济南市内开展武术进校园的体育教师、武术教练、学生家长来校参观交流。形成由专家指导,以项目组为核心,以质量监测工作组为督导,以班主任、心理教师、体育教师为主力军的全员化“武术育信”网格。团队专业、结构合理,有指导、有反馈,实践效果推广及时有效。尤其是班主任队伍能够将“育信”策略以点带面更好地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涵养阳光自信的班级精神,构建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每学期分别面向教师和学生开展问卷、座谈、教学评价活动,调研其对项目开展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策略。

    体系完备,引领辐射

    助力“以武育信”育人成效螺旋式上升

    一是构建目标明确、策略面向准确、实践体系稳定、方案科学成熟的完备体系。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为依据,将武术教育与课程、建班、文化、个性发展相融合,寻找立德树人契机,让“武术育信”系统化、机制化、全员化。充实完备的教育资源、科学规范的武术课程、切实可行的教评机制等,构建起合理有效的工作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推进体系建设标准化、日常化、实效化。“中职学校‘四进一体化’以武育信策略实践研究”专项课题,立项济南市“十四五”规划课题、济南市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实践研究”立项济南市第三期优秀管理者建设工程研修课题。二是实现“以武育信”体系建设下学生可持续自信成长。通过武术课、武术社团、武术队学习和训练,学生身体素质、武术水平获得提升的同时,自信乐观的心态也在逐渐形成。以2021级无人机专业学生任同学为例,该生学习困难、成绩落后,刚入校时在班集体中得不到同学的喜爱和关注。但该生得知学校开设武术“第二课堂”后,积极报名参与,刻苦训练,武术水平迅速提升。后在学校运动会、班级联欢会等集体活动中展现武艺,得到同学的接纳、认可和赞赏,自信心大增。学生因武而“信”,由内而外绽放别样精彩。以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路兴路为代表的广大济信学子,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济信武术家园”中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学校武术队在全国职教周进行精彩展演,与韩国高阳市新一商务高中联盟结交,学生在武术文化碰撞中呈现出自信刚毅的精气神,展现了学校武术特色教育的显著成效。济南市直属高中学校军训展演一等奖;学校荣获首届校园武术比赛“突出贡献奖”;学校集体视频《武术大课间》荣获全国展演一等奖;学校武术队在山东省校园武术大赛中荣获4个一等奖。三是形成有据可循、可复制可推广的“以武育信”济信范式。实践研究中,学校自领导至教师,身体力行、与生共“武”,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光泉获全国武术套路大赛教师甲组八段锦冠军,学校教师整体展演获全国一等奖。总结提炼学校武术教育经验做法,面向山东省乡村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作多次专题讲座。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网站、班级群等面向家长、社会广泛宣传项目进展情况和成效。在全国职教周济南会场启动仪式、校园开放日等重大活动中面向社会进行武术展演,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有效实施“以武育信”武术教育特色举措,既是全环境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德育创新实践,又是解决中职学生自信心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武育信”项目实施虽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仍面临问题与困惑。一是作为学生自信心考察指标,师资、课程、活动形式等可视性因素易呈现,但学生自信心提升相关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成效具有不稳定性。项目组将细化考核指标,多角度监测育人成效。二是由于初中阶段部分学生缺乏锻炼,体质差异明显,尤其是特异体质学生比例上升,不便参加全程武术活动。项目组需根据学生不同体质状况、不同专业和性别,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提供精准的教学措施,鼓励学生尝试一动一静武术项目,分层次教学。

    育心育德,成人达己。学校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步尝试,关乎的是几千个等待正向引领、积蓄力量、积极成长的生命。未来,学校将继续给予学生科学的引领和有力的支持,为其带去逆风起飞的勇气和信步未来的底气,让他们在言教、身教、心育、武育相融合的教育中自主践行、自我成长,用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充沛的精神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刘光泉 张燕 郭经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