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策一计划”: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兰州大学高级实验师张仁懿(右二)在榆中校区实验室指导本科生进行植物叶绿素荧光测定。袁建立 摄 兰州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周锦宇在实验室开展稀土功能新材料合成实验。岳瀚逊 摄

    ■本研贯通系列谈②

    本研贯通既是一项直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改革,也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育人生态系统重构。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如何构建?一体化培养方案如何形成?怎样突出改革的育人内涵?当前,对于相关高校来说,如何突破瓶颈推动改革探索持续深化,是当务之急。——编者

    近年来,兰州大学通过本研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践,持续优化本研一体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培养方式的多样化选择,为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学校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形成了现行的“一生一策一计划”本研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以课程前置为特点的1.0版。2008年,兰州大学基于推免生开始了本研贯通的实践探索。学校在本科第四学年开设研究生阶段的公共课,丰富和充实推免生的学业内容。学生得以提前了解、熟悉、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对研究生阶段的适应期、调整期时长,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与此同时,推免生在导师指导下提前开展较为扎实、系统性的科研训练,并将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训练贯通、一体化推进,为进入研究生阶段开展学术研究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导师与学生的科研训练目标感更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能得到充分激发。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推免生对学校探索本研衔接培养的举措高度认可。

    第二阶段,以“优培计划”为模式的2.0版。2014年,学校启动了优秀推免生培育计划,从制度上将推免生修读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进入导师课题组开展科研实践、学业奖学金支持等政策予以优化和强化。同时,从学校层面,注重政策的顶层设计与推进,进一步明晰了学校、学院和导师的责任。根据学生参与科研情况,由学院、导师设立助研岗位和助研奖学金,强化学院、导师在本研衔接培养中的主体责任,从制度与机制上保障了推免生享有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三阶段,以“一生一策一计划”为目标的3.0版。2020年,学校发布《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2021年,首批21个学院试点先行。到目前,已有32个二级学院开展本研贯通人才培养。相关学院在大二学期结束时,选拔有志向和意愿的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培养,给学生1学年的适应、磨合与选择期;在大三学期末进行考核,突出科研和培养潜质考查,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目前,学校2021年遴选的106名学生已进入研究生学籍阶段,2022年遴选的162名学生和114名“强基计划”学生已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现阶段,学校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本研贯通计划的建设目标,以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医学等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聚焦生命健康全周期、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推动人才培养内涵式变革。

    校院联动

    构建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机制

    在本研贯通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学院在本研贯通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了校院两级权责明晰、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学业发展等制度政策、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学工部、研工部负责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学生跨校区住宿、交通保障等工作。

    学院则具体负责本研贯通人才培养实施工作,结合专业特点,重点从本研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科研训练、专业兴趣、学术志趣、学业管理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有机贯通

    形成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

    本研贯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在于构建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本研人才培养两个阶段的有机贯通。

    学校从学科专业角度出发,重塑培养过程、培养环节、培养要素的衔接机制。首先,将本科与研究生两个阶段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整合与融合,设置本科、硕士、博士分阶段培养目标和毕业(学位授予)要求。其次,梳理课程内容和关键知识点,明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学科研究方向课程的层级、关联性和先后顺序。再其次,明晰课程目标、重构课程教学大纲,在专业发展课程模块设置高阶性贯通课程,积极构建知识结构完整、课程衔接合理、培养环节优化的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导师的参与下,学校以硕士或博士为培养目标制定“一生一策”的培养计划。本科三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和科研方向认知度,学生进入导师课题组开展科研训练。变革学习方式,通过“双向选择”确立导学关系、科研实验室轮转制度、专项创新项目、读书班与讨论班等,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获取信息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表达能力,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性思维等创新力。

    三个体系

    厚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沃土

    学校瞄准三个体系,夯实“通”的内涵,为有突出培养潜质的拔尖学生营造“冒”出来的氛围和环境。

    一是重构专业兴趣、学术志趣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对创新的感知度。实施低年级以兴趣为牵引的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高年级以志趣为牵引的实践探索和科研训练计划。注重学生的创新认知、创新意识培养是本研贯通的核心内涵。首先,树立科学成才观。突出培养潜质,完善科学选才、鉴才、育才的体制机制,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将兴趣引导贯穿本研贯通培养全过程。其次,建立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优化和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注重考核评价机制改革。丰富过程性考核内涵,增加非标准性、开放性等注重能力与素质的考核内容;重塑以高阶性学习、探究真知为引领的学生荣誉体系;优化评奖评优、荣誉学士学位等评价指标体系。再其次,推进无缝衔接的管理机制和育人生态建设。从学科专业角度出发,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及全要素全过程统筹的本研贯通整体框架,建设新的创新氛围与文化。

    二是构建核心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通过逐步明晰学术志趣,逐级开展高阶学习、阶梯式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训练等,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育人全链条。探索建立模块化、递进式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机制,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清单,依托校内外资源联合打造一流课程群,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紧密衔接的教学方式等,驱动教学模式创新,夯实学生学科知识与方法,提升学科思维的精深度。塑造学生对学科专业核心知识掌握的深度,培养学生对跨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宽度,强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纵深化培养,塑造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畅通科研能力训练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质。营造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重构学术能力培养教学环节,完善学年论文、学术周、学术素养培育计划,营造“引导+兴趣”的“浸、润、染”式的创新环境。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以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项目为载体,建立大师引领、项目驱动的优质创新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完善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接触科研的培养机制。拓宽学生深度获取学术前沿问题的渠道,搭建实践训练、科研见习、学术意识培养的进阶式科研育人平台,建立校内外融合的一流学者领航、多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前沿吸引的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依托萃英大讲坛、学术周等平台,打造高质量的学术论坛、讲座、报告等学术思想殿堂,利用学术沙龙、主题报告、科研小组等方式,构建学生朋辈思想交流、启迪思维的浓郁学术氛围。利用在校研究生建立“朋辈导师”模式,吸引学生参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发挥科研创新氛围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反思改进

    如何突破瓶颈推动探索深化

    当前,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探索的3.0版刚刚起步,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

    一是本研贯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研究不够。本研贯通的理论体系、内容体系、管理机制、实践模式等均处于摸索阶段,缺乏从教育体系的整体性方面进行深度研究与思考。相关高校有必要共同加快对做法、经验的总结和交流研讨,形成经验方法的互鉴群体,共同推动本研贯通教育体系往深里走。尤其需要从教育理念、制度体系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实践经验总结,加大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方面的渐进式培育与建设,以系统性研究推进人才培养内涵式变革,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二是教育评价改革有待持续推进。围绕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需要淡化功利化色彩,着重从选才、鉴才、育才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与发展规律,注重从志向、潜质、能力、素质等维度,持续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机制,引导和培育学生崇尚科学、潜心学术、追求卓越的志趣,真正选拔、培养一批学术兴趣浓厚的拔尖创新人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