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思维让大学更有活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主持人:赵瑜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

    新闻回放

    眼下,多数高校依然延续疫情期间的管理政策,校门何时重新“打开”这一话题频频引发社会热议。北京大学日前回应,正在制订相关方案,将延长节假日和周末校园开放时间,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

    主持人语

    大学从来不是一块土地、一群建筑抑或一个章程的代名词,而是以师生为主体的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精神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总和。人们之所以向往大学,不仅在于校园风景宜人,还在于尊重知识、开放包容的精神感召。这是公众强烈要求开放校园的逻辑起点,也是重视平等、对话、共享精神的大学所必须回应的需求。面对公众的呼声,三名大学生的回应有着极大的共性:告别“一刀切”,让合理开放校园重归常态。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看到了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既然小院高墙的自我封闭不是被期待的选项,如何更加有序开放,的确考验着管理者的“绣花功夫”。我们也期待大学给出因地制宜的破题方案。

    青年说

    疫情前,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基本都是面向社会开放,无论是校园美景还是顶尖学府的学术底蕴,对公众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疫情期间,各地高校出于师生健康安全考虑,采取校园进出全面限制的“权宜之计”,情有可原。但疫情后,国内诸多高校延续惯性思维,陷入“一刀切”思维怪圈,忽视校园开放的尺度和管理的韧性,打着保护学生安全的旗号,用繁杂的进校程序、粗暴的阻拦理由打发公众,的确容易引发教育舆情,不仅未能便利师生,反而拉大了大学与社会公众的距离,也有悖于开放、自由的大学精神内核。

    大学的使命不应局限于“象牙塔”,而应打开“校门”,融入社会,为民众和社会进步服务。与精英化的传统高等教育不同,现代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对大学的期望日益增高。大学校园的自由开放,不仅仅是满足社会“打卡”需求,更是对其社会公器属性的践行。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殿堂,其校园不仅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创新和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阵地。校园有序开放不仅有利于展现高校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更有利于对接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与社会互动,了解社会变化,进而优化教育内容。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理应深深根植于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之中。

    当然,大学校园开放也应注意平衡性,确保教学科研秩序井然,学生日常生活不受干扰。相关部门应勇于担责、敢于创新,通过人性化、智能化、精细化、安全化的管理措施,系统解决因校园开放带来的秩序失衡和安全隐患。譬如,区分游客类别、细分参访时间、划分开放区域,加强校园安全常态化管理,落实责任制度等,都能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参访体验。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挖掘和利用校园丰富的科技文化资源,如展览馆、校史博物馆、图书馆、科普讲座等,探索将传统研学游览旧模式转化为思政育人新模式,使校园开放成为学校与社会思想交流和价值碰撞的平台,形成大学为社会培养人才、社会为大学注入活力的良性循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