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仪式感应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赵崔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新闻回放

    近日,浙江新年后首场大考——1月选考和学考启幕,全省60.6万考生赴考。很多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出征仪式”,为考生送上祝福。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策马奔腾的雄壮氛围,更体验到了“放飞”锦鲤的愉悦。这让他们在备考生活中得以稍事放松,为首考注入了更多信心。

    主持人语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高考,是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机制,也是对考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同时为无数人提供了改变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庄严而神圣的高考中,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深深的仪式感,传递着对高考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高考前的庄重仪式感,犹如最后的磨刀石,为这把剑增添了几分锐利与光彩。

    青年说

    仪式对于参与者而言,不仅仅是一连串流程式的动作,它还承载着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随着高考的临近,老师们策马扬旗,学生们“放飞”锦鲤,这一系列的活动给足了学生们仪式感。诚然,仪式感没有好坏之分,在于参与者赋予它怎样的意义。一方面仪式感可以帮助学生,时不时地跳脱出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将各种新鲜体验穿插其中,从而更真切地感知高考;另一方面,学校方面如何合理利用仪式鼓舞学生冲刺高考也应该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校举办的高考仪式感虽然时间短暂、频次有限,但是却能够集体性地缓解备考带来的焦虑。在百日誓师大会这一类仪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刻板性记忆后,如今的学校希望利用与众不同的仪式感来塑造学生们关于高考不同的记忆点。不管是刻板化还是个性化的高考仪式,它们存在的目的更多是让我们获得一些仪式自觉,提醒我们更好地认识高考、处理高考、跨越高考

    对于学生而言,高考之前,仪式感是他们备考中的驿站,他们在这里沿途停靠,汲取精神能量;高考之后,仪式感是某一天里记忆和现实的碰撞,是岁月里冗长的回音。在高考仪式活动中,人和人之间通过语言、姿态、表情等符号进行沟通,并强化出高度一致的情感。仪式感的存在无疑强化了对高考这一时刻的热切表达,仪式大抵在学生们心中便也生出些许“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心灵归属感。

    学生们需要高考仪式,但这种仪式感不应该流于表面,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自然表达,它的出现能带给学生们情绪的收放。成功的仪式感应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它可以寄托参与者无处安放的心,满足参与者的内心期待。

    哗众取宠等一系列的高考仪式大可以偃旗息鼓,学校可以结合当下备考中的紧张氛围以及学生们需要释放的情绪、怀揣的美好愿望来定制学生们的高考仪式感。当然,学校营造高考仪式也要讲究适可而止,不能过多过滥,以至于干扰正常教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