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也是写作高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9-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朱华贤

教师为什么要写作?不少教师也许没有深入想过。我以为,教师写作的意义,可以从小、中、大三个维度来说。小,就是从个人视角;中,是从学校和教育的视角;大,则是从时代与历史的视角。

先说“小”。就个人而言,写作至少有这样三方面的意义。

一是不断地充实和提升自己。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动力,最好的反思就是写作,写作又是最深刻的积累。凡自己写过的,印象特别深刻。写得多,积累就多,人生就会变得丰富而厚实。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还是在原地踏步,有的甚至越教越吃力,越教越不会教,就是因为没有反思与积累。一个不断反思的人,一定是一个永远走在成长路上的人。

二是可以获得成就感,提高幸福指数。写作、发表、获奖,等于是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按照马斯洛理论,这是人最高级别的需求。满足了这种需求,会增强自己的信心。

三是能健脑强身。作家梁衡在《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中说:“阅读至少可以疏通头脑,不至于让你提前痴呆,输在终点线上。”但就预防老年痴呆而言,写作肯定胜过阅读,因为写作是高强度思维活动。

四是使思想更深刻、情感更细腻。文章以表达思想和情感为要务,一个会写作的人,在写作之前、之时和之后都要慎重而反复地推敲。在一次次写作磨砺中,刀越磨越快,得老年痴呆的概率必定要低于一般人。

再说“中”。教师写作对自己所在学校和所教学生都有着积极意义。写作不是单纯的语言堆砌,而是思想与情感的表达。善于写作的人,其思想必定比常人要深刻些、新颖些;其情感必定要丰富些、炽烈些。当这种思想和情感作用于课堂教学时候,最直接受益者就是教室里的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不应当忽视自己影响力。

再说“大”。教师写作,对整个时代和历史也有积极意义,这么说似乎有点玄乎。当然,我说的不是某一个教师的偶尔为之。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与文化靠什么传播到当代中国?不就是靠文章或著作?阅读是一种吸纳,写作是一种输出。因此,阅读仍然是消费精神食粮的最重要的途径。阅读需要以有人写作为前提,写出的作品越多,阅读材料也就越丰富,写出经典作品则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诗经》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传唱的民歌,假如当时没有人采集和编订,日后就不可能有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但他述而不作,假如他的弟子们没有及时记录和整理出《论语》,那么,儒学就不可能流传至今成为一门显学。

简言之,读者是消费者,作者是生产者。作为知识分子,不能只做文化消费者,同时也要做文化生产者。虽然谁也不能保证写出来的都是经典,但好的作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有受众。

正像阅读不单单只是学生的专利一样,写作也不只是作家和文书的事儿。教育是一种心智活动,是创造性劳动。作为教师,应当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还会不会写作?近期我写过什么文章?

很多教师知道写作很重要,可是怕写,没有写的习惯。习惯是个宝。只有经常在写,就不会觉得写作是苦差,而且还会感觉很享受;平时不写的人,突然要写,就会焦头烂额。习惯不是天生的,要靠自己慢慢培养。不妨从这几个地方入手:

一、从写日记开始。日子、天气、事情,就这么简单,多则百来个字,少则三四十字。不用精心构思,不用具体描摹,三五分钟就能搞定。日记虽短,贵在坚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一种回忆。有日记的记录,便于回忆和整理。日记可以直接写在电脑上,出差十天半个月怎么办?我的方法是,每天用手机给自己发邮件,一天一则,回家后,复制到电脑里。

二、从记新事开始。生活在当下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说,日记是写自己,那么,记新事就是记暂时同自己还没有关系的事。不论是生活中的见闻,还是在工作和学习方面,都可以记录,比如听到一个新名称、一种新观点。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是对留心观察者而言;如果你比较麻木,觉得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一样,昨天的太阳也和前天的一样,就不能发现新鲜的东西。所以,记录时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小孩把得到的硬币一枚枚地存到储蓄罐里,到年底,就有沉甸甸的一罐,很开心;记新事也一样,一段时间后翻看,会有一种沉甸甸的获得感。

三、从记想法开始。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思考,人的尊严在于思想。思想绝不是思想家的专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无非深浅而已。思想家也不是生下来就会思想。思想有一个从一株芽到一棵树,再到一座森林的生长过程。一个生活和工作着的人,每天都会萌发很多的思想芽。它们的特点是稍纵即逝,冒出新芽后,你必须及时地把它记下来,就能够深入地思考,它就属于你自己了。

习惯的培养关键在开头的一段时间,需要有毅力和意志。当你做到上面三点,坚持半年以上,就有可能养成写作习惯。

笔者已经有写作习惯了,每周至少写一篇文章,如果一个星期不写,心里就会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好像这个星期白过了。我的电脑里有好几个文件夹,分门别类地记着一些材料,它就是我写作的原材料仓库。二三十年下来,不仅不需要硬撑,戒都戒不掉,写作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板书已经落伍了吗?     下一篇:开笔·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