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来临,教师当未雨绸缪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视觉中国 供图 2022年11月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教师顾思捷执教小学数学一年级智能机器人辅助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小明的一天》。 2023年5月25日,河北邯郸,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邯山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机器人萌宠乐园参观。

    智能教育时代,我们更需要有让工具“为我所用”的教育智慧,工具不能代替人思考,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重要

    机器的介入进一步弱化了师生交往的情感基础,教师需要以更加敏锐的共情能力察觉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思想动态,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时机

    要积极创设人工智能校园文化,让教师随时随地处于智能化的情境感知中,全方位支持中小学教师对智能教学的认知体验,促进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形成

    

    “我从来没想到,自己每天的工作要和人工智能‘打交道’。”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十五中学副校长赵梦颖笑言。

    她向记者展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人机是如何协作的:课前,她利用人工智能向学生推送导课资源和习题,帮助学生自主预习;课中,借助平台系统给出的学情分析报告,将错误率较高的习题调出来,请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借助智慧作业应用,她精准定位每一名学生的薄弱点,点对点推送答疑视频,满足学生个性化答疑需求。

    人工智能作为工业4.0时代的技术代表,已经深深嵌入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去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和持续迭代升级,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不仅仅是技术赋能教育的简单相加,更是教育理念与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变局已至,未来已来,教师做好准备了吗?

    1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师教育教学是大势所趋

    喀斯特地貌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知识点,如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这一地貌的特征?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教师李可丹的地理课堂上,她借助“智影”生成数字人和课堂导入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李可丹打开AI绘画工具,让学生写出地貌特征的描述提示词,根据提示词生成图片,一场关于地貌的课堂人机对话随机展开。在学生不断补充和修改关键词后,喀斯特地貌最终完整呈现在大家眼前。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像李可丹一样拥抱智能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显示,目前大部分教师已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具体的应用主要在备课和管理阶段,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北京十一学校人工智能课程负责人郑子杰也有同感。5年前,郑子杰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入职十一学校,在他的印象里,当时人工智能话题还主要局限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中讨论。随着近一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火热,他发现,大语言模型也逐渐被其他学科的教师应用在教学中,有的物理教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助撰写代码来模拟带有空气阻力的斜抛运动,有的语文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完成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唐诗赏析课程单元…… 

    “虽然教师仍旧会担心人工智能是否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开始尝试转变,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对教学带来的冲击,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人工智能有关技术。”郑子杰说。 

    《2022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调查也发现,教师整体认可人工智能教学工具的价值,但也受阻于相关产品的不成熟和系统培训的缺乏。受访的28782名教师中,仍有少部分教师从未听说过人工智能,大多数受访教师认为自己对于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相关工具的掌握程度一般。从使用情况看,在听说过人工智能的教师中,近半数在授课中偶尔使用人工智能,只有11%左右的受访者在授课中经常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同时,受访的中小学校中专门教授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师数量较少。大多数受访教师认为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处于了解与体验阶段,目前中小学校人工智能课程的课时主要集中在1周1课时。

    如果进一步给教师使用群体画像,可以发现,不同学历、教龄、学段的教师人工智能使用情况有明显差异。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团队调查发现,教师的学历水平越高,越愿意尝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教龄处于5年以内的教师人工智能教学效果最佳,小学、初中教师的表现优于高中教师。 

    “自2018年教育部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无论是教师对智能教育的认识还是实践尝试,都有显著提升和增长。但也要看到,教师整体上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应用还不够深入,教师智能教育素养亟待提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说。

    2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

    当人工智能遇上写作课,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附属小学教师童丹的写作课堂上,她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学生日常习作中,让学生的文字变成图画,更直观地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景。同时,她还利用人工智能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和优化,让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 

    “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锻炼了他们的写作技巧。”而人工智能的使用,也促使童丹更深入地思考“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一方面,我们要有意识地用新技术武装自己,人工智能带来了教学方法的革新和个性化教学的可能,不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可能被淘汰;另一方面,教师需明确职业核心价值,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品格、情感和创造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人文关怀和专业素养至关重要。”童丹表示。

    在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指导专家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吴砥看来,与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技术总是作为一种教学“助手”出现不同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的泛化性与内容的生成性,使其在知识教学中表现出了能够部分取代教师的迹象。

    在这种情形下,教师需要具备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协作的能力。“一要知晓原理,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功能、实现机制;二是赋能学习,可以用人工智能进行知识搜索、生成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模拟等;三是优化教学,如英语课中ChatGPT可以作为写作提示生成器、班级讨论问题生成者等;四是交流分享,能将人工智能用于学习和教学的经验传递给其他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认为,教师要学会与智能技术形成互补、协同、创新的关系。

    这种关系让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附属小学的许多教师像童丹一样,尝到了人机协同教学的甜头:作业批改效率提高了,学习素材更丰富了,答疑解惑更精准了……

    但是,随着使用的深入,问题也随之而来。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教师张永胜就发现,让人工智能生成“一轮新月”时,它可能生成的是“一轮圆月”,它也发现不了“公鸡蛋炒西红柿”等常识性错误。在作文批改中,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评价,但容易出现机械化的评语,标准比较单一,考虑不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进程。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更加需要坚定自己的主导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芒认为,无论技术如何进展,人始终是技术与工具的主宰。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是工具,有了工具之后,起决定作用的就不再是工具,而是人使用工具的方法。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系主任贾积有也深有同感:“智能教育时代,我们更需要有让工具‘为我所用’的教育智慧,工具不能代替人思考,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重要;而在高度依赖技术的环境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也是一项需要研究的课题。”

    “这对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提出了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宋萑将其概括为,批判性地反思和使用人工智能提供的回答,有效评估和筛选人工智能提供的数据和资源的正确合理性以及背后传递的价值,以立德树人的育人观思考人工智能的优缺点和潜在的伦理、价值问题等。

    缺少这种素养,就可能停留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答案”的浅层次上,导致原来的“人灌”异化为“AI灌输”。

    “既然人工智能在知识传输上有更出色的表现,那么教师应该怎么教?”作为十一学校人工智能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郑子杰常常思考这个问题。相较于掌握机器学习的算法本身,他更在意引导学生去尝试猜测和思考一个算法或者模型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在郑子杰的课堂上,学生孙工博萌生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古代碑帖进行修复的灵感。他把张猛龙碑作为研究对象,在郑子杰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关于图像修复和图像翻译的研究资料,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来实现修复工作。去年5月,凭借这一成果,他夺得了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2023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机器人与智能机器”项目的奖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