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拔尖人才如何因材施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超常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各国英才教育虽然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实践模式,但都基本遵循着分组、加速、充实等类似的教育原则

    ·国家和社会要注重英才教育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发展性,建立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贯通的英才教育体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方面的建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资源中最关键、最稀缺的部分,也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的核心要素。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目前,国内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探究多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虽然部分地区或机构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案进行了自发探索,但尚未建立起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发现和培养机制。世界多个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探究进行了百余年,尤其是新世纪知识社会的形成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因此,基于国际视野分析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经验,比较各国超常学生早期教育的规律和差异,有助于完善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

    正视差异: 搭建天才成长“快车道”

    人们通常把在某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或有突出表现的人称为拔尖人才。但拔尖人才是一个相对概念,对其成才早期的定位和定义更是存在较大争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流传着“伤仲永”的故事,表达对神童沦为庸才的扼腕叹惜。不同国家基于特定的教育传统、体制和环境,提出了各种内涵的概念和名称,如天才、英才、超常儿童等。但总体而言,其核心理念都指向在科学、艺术、管理和社交等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表现超越同龄人的特殊学生。

    19世纪末,心理学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天赋和才能及其关系得以被科学确证,面向超常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把天才看成是遗传的产物,开创了超常儿童特殊教育的先河。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了全球首个诊断儿童超常智力的测验,即著名的“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商的概念,并认为天才儿童的智商要超过140,该类儿童占比为2%—4%。早期针对超常学生的定位多集中在智力或遗传层面。20世纪50年代,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智商的预见性随儿童年龄增长而降低,且儿童的许多能力并不单纯通过智商表现出来。不少国家开始关注学生的创造力、领导力、社交能力乃至道德和社会情感等因素,并通过教学实验等方法来发现超常儿童。如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对超常儿童的概念界定兼顾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广泛考查知觉敏锐、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等智力素质以及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坚韧不拔等性格品质。

    尽管早在20世纪初,一些国家就推出了针对超常学生的教育政策或法律,但系统性执行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为便于分析,我们将该类教育统称为“英才教育”。20世纪50年代,英国成立全国英才教育协会等机构,并多次组织世界超常儿童教育大会。美国1972年成立天才儿童教育局,2015年颁布了《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法》,以“天才法专章”形式对英才教育进行了详细规定。法国则将超常学生定义为“智力早熟”,并通过“补短板”而非单纯“拔长板”的方式将其纳入特殊教育体系。此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也相继出台了超常学生的鉴别和培养机制。可以说,发展英才教育已成为国际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天赋并不等同于才能,超常学生和拔尖创新人才也并不具有正相关性。才能的养成受天赋、环境和教育等多重因素影响,拔尖创新人才也并非完全由天才儿童发展而来,但必须承认该群体的天然禀赋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先天优势,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育也需要超常的平台、环境和方法。因此,基于二者的内在联系,针对超常学生开展教育“拔高”或“拓宽”,既是贯彻和发展“因材施教”的理念,提升人才培养精度和效度的需要,也为培育壮大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提供了连续性和科学化的发展“快车道”。

    因材施教: 打出拔高补短“组合拳”

    超常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各国英才教育虽然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实践模式,但都基本遵循着分组、加速、充实等类似的教育原则。分组是为了将超常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因材归类”开展精准培养,加速则基于群体天赋特质纵向开展超前教学或跨越式教学,充实则是根据学生综合发展需要横向提供相应“补短板”或“拓宽度”等教育服务。

    科学甄选是因材施教的基础。不同国家基于本国实际,制定了本土化的测评和选拔方式。美国超常学生的选拔主要有群体推选、标准化测验和非正式选拔三种方式。此外,各州还相应建立智力测验、专业性向测验和创新能力测验等方法来评估儿童潜力。法国明确了智力测试、日常成绩、专家意见等7种鉴别超常学生的方式。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天才儿童选拔中多采用家长、教师和同龄人提名等方法。新加坡则在小学三年级六年级进行超常儿童甄别。虽然鉴别方式千差万别,但都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保障选拔的全面、科学和公平。

    精准培养是因材施教的核心。以分组和加速为主要特征的精准培养是国际主流的超常儿童教育方式。当前西方国家普遍采取能力分组模式,即在充分考虑超常儿童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分层分类聚集在一起,制定适合其天赋的学习方式。韩国则为筛选出的超常儿童提供大学教授和专家一对一授课。这些儿童平时和其他学生一同学习,利用周末和假期到相应大学完成相应课程。新加坡除为超常学生提供特殊的教学大纲、课程和环境外,还要求从事超常教育的教师必须在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具备超越传统的教育能力。总体而言,国外一般通过单独或混合分组等方式,跨越传统教育流程,为超常学生提供差异化教学,实现高强度、高精度、高效率的学习和发展。

    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关键。世界多个国家的英才教育普遍以“拔高培养”起家,为天才、偏才和怪才开辟了成长“快车道”,但存在知识学习不够系统、非特长因素相对滞后、超常学生与同龄群体乃至主流社会脱节等问题。因此,针对超常儿童“补短板”便成了英才教育的应有之义。法国的超常教育尤其注重对超常学生的护航、扶助和保障,帮助其从正常学业轨道中脱颖而出。加拿大、英国、德国的英才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科交叉、心理干预、家校协同等方式助力超常学生全面发展。

    系统规划: 立体赋能避免天才“伤仲永”

    当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呼声高涨。英才教育无疑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国英才教育进入难得的政策窗口期,英才教育转型升级的时机已经成熟。我国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应立足我国国情,学习借鉴国际社会成功经验,加快构建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英才教育体系,避免“伤仲永”的遗憾在今天重演。

    政策层面全局统筹、分层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应有之义,强化法律保障和政府主导是世界多个国家的普遍做法。21世纪以来,大部分西方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和管理体系,以保障教育执行的规范性和连贯性。如英国颁布了《每个儿童的事情》等一系列文件,统筹全国所有学校英才教育实施;法国颁布了《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和计划法》。整体性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的政策规划,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我国要加强政府统筹管理,在英才研究、甄选、教育、管理和考核等核心环节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公平性与方向性;在执行层面可以赋权省级统筹,从机构设置、项目推进、布局布点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

    资源层面政府主导、多元协同。不少发达国家的英才教育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经费保障。美国联邦政府设有给地方的超常儿童教育拨款,各州也有专门的机制和机构。法国英才教育经费一部分出自政府拨款的特殊教育经费,一部分来源于民间机构。日本超常儿童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支持的一些人才培养项目。我国英才教育急需强有力的财力、智力和社会支持,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专项经费,建立系统性、规范化的英才教育财政投入制度,用于英才教育机构的教学开展、教育研究、日常运转等。同时,在规范管理基础上,积极引入地方、学校和民间等多元力量,尤其是注重动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资源集聚单位赋能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发展的效率与质量。

    执行层面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现实中,我国的超常儿童教育体系起步并不晚。自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少年班以来,全国不少大中小学相继自发开展教改实验。但“小作坊”式的实验班存在目标导向功利化、英才鉴别机械化、教育方式激进化等弊端。英才教育走向正规化,要着重在政策支持、资源保障、教育执行等方面发力。国家和社会要注重英才教育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发展性。因此,要纵向建立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贯通的英才教育体系,为不同教育阶段的英才儿童提供充分的特殊教育服务;横向从师资、课程、教学等全流程加强研究和实践,基于超常学生主体特征,构建起多种类型相混合的培养模式,以纵横有道的英才教育体系为天才变英才铺就“阳光大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