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新课堂 助力学校新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宁波财经学院教师邢江波在“国际物流”课堂上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宁波港集装箱码头作业仿真实践 宁波财经学院“知者创物”教学团队负责人陈文颖在“人机工程学”课堂上实时连线一流课程名师、企业专家、设计总监协同指导学生设计产品

    在宁波财经学院南教一号楼,学校“丝路大宗投资”教学团队的师生们正在开展宁波港集装箱码头作业的仿真操作,仿真实训平台让师生们身临其境地对接企业一线生产,变在场的“观察者”为非在场的“参与者”。像这样的沉浸式课堂,已成为学校学生学习的常态。

    教育数字化正在重塑新时代教育。宁波财经学院从2013年开始探索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创新,对教育教学进行全流程重塑,加速促进了教与学的创新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沉淀和积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数智赋能学校课堂教学创新成果显著,并在改革规模和持续性上取得了可见成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建成十大类智慧学习空间

    一个智慧学习空间,能有多少种不同的形态?可以延伸出多少种教学的可能性?在宁波财经学院南教一号楼,随处可见开放式的工作室,伴随着空气中弥漫的咖啡香气,教师们在这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在这里研讨和交流,教学互动氛围十分浓厚。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为此,宁波财经学院牵手钉钉(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教育高新技术代表性企业签署了“校企共建课堂教学创新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数智课堂实验区。

    “这个合作项目是结合学校翻转课堂三期工程建设而展开的,建成后的教学空间应用新技术增强了远程互动和直播教学,推进了业界导师、教学名师实时进课堂,满足了多校区之间直播教学、远程互动的教学需求,以及满足学生课后看回放的需求。”宁波财经学院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晓文介绍,在技术助力下,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合作、交流研讨、成果分享、思想碰撞的空间成为现实。

    “校企多方利用各自优势,以学校教学需求为主线,落地教学应用场景,是引领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创新教学理念、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协同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课堂教学创新非常重要的探索和实践。”宁波财经学院副校长李羽说。

    学校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教学空间、资源等进行系统性重塑,按照“全要素融入、全流程重塑、全过程监测”的框架建设数智课堂实验区,打造了多视窗灵动交互空间、多视窗协作探究空间、多视窗沉浸式互动空间、团队合作探究空间等十大类智慧学习空间,搭建了远程听评课平台,满足学生的回看需求和课堂资源生成需求,也为在线观摩课堂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外,还建成了“咖啡+书香”的社交学习区、小组研讨的协作学习区、自主沉浸的个人学习区三大类高品质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浓厚的学习氛围。

    结合空间在教学、自主学习、课外研讨、毕业设计答辩及大型考评等多场景应用,实验区配备了电子班牌和区域应用状态显示屏,可贴合教室排课情况、教室预约等场景的功能应用,实现刷卡、扫码签到和人脸识别考勤、督导巡查、门禁管理等。

    智慧学习空间的建成,为师生提供高标准的智慧化学习新环境、高水平的个性化学习新平台、高效率的精准化学习创造了条件。

    引领中青年教师队伍成长

    “教师队伍质量直接决定了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宁波财经学院教务处处长李继芳认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批教学水平高、影响力大的优秀教师。

    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出台了“促进教师教学发展行动计划”等近20项制度,系统架构以应用型教师、创新创业导师、星级教学优师、名师教学团队为重点的教师分层分类发展路线;创设“一平两高”23类教学发展项目,创设名师工作坊、创新展台,常态开展教学创新观摩、午餐沙龙等,通过项目带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教务处等五部门联动,合力推动各类教师发展项目实施,优化教师成长生态;实施包括教学为主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星级教学优师评选、期权金等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的教学创新氛围。

    学校打造了一套“星级进阶”计划。经过十余年的选拔培养,299人次先后获得“星级教学优师”称号,不仅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还成为教师教学发展与个人成长的示范。

    “不仅是荣誉和奖励,我们更多是想培养和激励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发挥他们的引领性、示范性和辐射性作用,从而带动一批人。”李继芳说。

    学校的数智课堂实验区建设,也吸引了全校众多优秀教师的积极参与。“学校当前共有21个教学创新团队123人,这些人中不乏名师、博士、教授和行业企业人员。他们是投身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的主力军,怀揣着各具特色的创新目标,积极开展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课堂教学创新示范。”李晓文介绍。

    教师队伍的成长,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助推教师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建立智能学习模型,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精准筛选学习资源。

    对于教师们普遍关注的教学科研双重压力和职称晋升难度大的问题,学校从顶层设计优秀教师成长发展通道,改革绩效考核评价政策。实施“教学为主”型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一体化改革,将优师作为重要指标之一,并通过强化教师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投入、参加或指导教学竞赛等指标设计,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培养活动中。

    在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的同时,学校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增强育人实效。如“以文绘商”教学团队坚持“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携手“鉴文思源”和“弘文传心”两支教学团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等三门课程的精心建设,致力于凝练思政特色科研成果。

    此外,学校持续举行近50期课程思政系列教学沙龙,如融媒体背景下的“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在不同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打造立体化智慧课堂

    2024年年初,宁波财经学院的学生们走进慈溪市横河镇秦堰村慈苑农场,他们有的就地取材搭建各种造型,有的挥毫泼墨把《千里江山图》搬了出来,在农场开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业展。这是“善—思维—美”教学团队将课堂搬到乡村开展沉浸式教学的生动场景。

    在宁波财经学院,课堂边界不断被打破。学校开发了无限接近现实、多感官参与学习过程的沉浸式课堂,实践了常态化的跨学科、跨校区、跨校跨国的多元团队协同课堂,探索了校政企联动的资源共享式课堂,打造了线上实时观摩、无限次回放、教学资源再生成、教学数据全落地的立体化课堂。    

    2023年5月,“营响力”教学团队让学生走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并带着调研数据返回课堂与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发经济与管理大学的马赛尔·临岑义(Marcel Lincenyi)教授“梦幻联动”。

    “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是一次难得的契机,让学生们有机会走进真实的市场环境,近距离地观察、记录、采访、对话国际参展商。”“营响力”教学团队负责人楼沁沁说。

    除了沉浸式课堂,学校的协作式课堂形式也十分多样,且常态化开展。

    在一堂“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实战”选修课上,摆放了上百盒金橘。这堂课是“数商助农”实践,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如何把这些金橘卖出去。数创未来教学团队徐莹教授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负责人。本堂课在线请来了哈尔滨昱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海涛。在企业家实时进课堂现场,他从乡村振兴与网络经济的发展,到大数据流量密码解读,再到国家地理标志性品牌的价值,为学生打开了“数商助农”的窗户。

    “知者创物”教学团队有机整合工、艺、商多学科知识要素,构建“设计+工程”“设计+艺术”“设计+商科”课程体系。在团队负责人、教师陈文颖主讲的“人机工程学”课堂上,常常实时连线一流课程名师、设计公司总监和校友对学生们的设计作品进行点评,并从产品的功能、结构和造型等方面提出专业化的意见和建议,对拓宽学生设计视野、启迪设计创新思维提供了有力支撑。

    “商品名字不一样,长得像也犯法了吗?”……一场模拟庭审在宁波财经学院上演,学校经济法课程的大学生化身“法官”。“经贸法规”教学团队邵将教师联合海曙区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带着豆瓣酱、牙膏、月饼等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物证走进课堂。这是一堂跨学科、跨学段的协同课堂,上课的除了大学生,还有效实中学的高中生,他们通过屏幕观摩这场“断案”直播。“思行慧心”教学团队教师姜帆引导高中生们讨论思考“如果知识产权侵权不被法律监管,会产生什么问题”“中国芯要中国造,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的使命怎么看”等问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