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是创新人才培养底层逻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津一中校长杨静武做客融媒体访谈栏目“校长会客厅”。本报记者 单艺伟 摄 天津一中学生在进行探究式学习。学校供图

    ■融媒体校长访谈·校长会客厅

 

   人人都应该成为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在人人创新的氛围中自主涌现出来的 

    兴趣能够让学生启动快,志向能让学生走得远。中学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保持情境兴趣并转向个体兴趣,进而发展成为志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只有培养了大批拥有创新潜质的好苗子,拔尖创新人才才能不断涌现。在中学阶段,如何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点,更好地厚植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针对这一问题,记者专访了天津市第一中学校长杨静武。

    创新能力不是学霸的专属

    记者:早在2010年,天津一中就被确定为天津市高中“理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基地。天津一中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哪些成绩?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了哪些共识?

    杨静武:经过不懈的实践探索,近10年,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人工智能、航空、医学、农业、金融等领域培养出了大量杰出后备人才,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家长学生的满意度享誉津门。

    我们始终坚持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德才兼备,提倡每个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而刻苦学习。中学教育是为了学生今后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是培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我们着力构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确定了因材施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人人都应该成为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在人人创新的氛围中自主涌现出来的。创新能力不是学霸的专属,而是每个学生迎接未来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天津一中,每个学生都要接受创新教育,人人都要做好准备,努力在未来做一个创新者,人人都要为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

    我校先后成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实验班和丘成桐数学班。成立多种实验班,不是为了选拔学霸,更不是变相“掐尖”,主要是为了借助实验班的行动研究,摸索育人方式的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尽快将实验班探索的育人方式推广到全校,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创新教育的培养,让培育创新素养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记者:让培育创新素养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怎样才能实现?

    杨静武:天津一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从项目走向特色,在办学特色中凝练学校文化”。我们在组织变革设计、培养体系设计、培养项目转化等方面形成了天津一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流程。

    天津一中实验班的实验过程,也是学校组织文化变革的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行动研究,在实验班的行动研究当中,我们将已经形成的好做法快速地推广到全校。在我校实践过程中,通过实验助力学校文化变革,实现了文化变革必需的解冻—行动—重新冷冻的过程,大量的“解冻”从实验班开始,“行动”是从实验班转向全校,“重新冷冻”是成功推广到全校并纳入全校的课程和活动体系作为结束。这一过程的不断积累,促进了学校组织文化变革持续内生。

    我们的创新教育,从项目实验开始,逐步推广到全校,逐渐凝练成以创新人才培养为育人价值的学校文化。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校实验班探索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已经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逐步使学校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

    兴趣比天赋更重要

    记者:您刚才提到,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保护、发展学生的兴趣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

    杨静武:从学生发展的视角看,兴趣比天赋更重要。实践表明,兴趣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都处于积极的发展状态。因此,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选拔要着眼于学生兴趣,培养也要侧重于学生的兴趣。高中阶段进行创新人才培养,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兴趣、发展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志向。兴趣能够让学生启动快,志向能让学生走得远。

    记者:一般来说,兴趣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整体性下降趋势,而且有些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发生改变,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兴趣并帮助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志向?

    杨静武: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兴趣的确会呈现整体性下降现象,但也有可能实现在某一领域的兴趣提升。兴趣一般可以分为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情境兴趣有瞬时性,个体兴趣有长久性。一次性的接触式活动能够有效激发情境兴趣,而长期的沉浸式活动有利于个体兴趣的形成。中学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保持情境兴趣并转向个体兴趣,进而发展成为志向。

    一是利用生涯指导让兴趣集中。我校生涯指导工作,包含高校专业指导、各职业介绍、对未来职业的预判等内容。我们还邀请家长、高校教师、校友、大学生进入校园,给学生讲解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我们设计生涯指导活动,让学生在和这些校内外教师的接触中,逐步建立起对未来职业的兴趣,逐步转化为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

    二是在劳动中开阔眼界。我校在设计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既有环境卫生打扫和保护的安排,也设计了智慧劳动教育,从简单的木工,到电动工具使用和电动设备的安装,再到数字化的操作和基础性人工智能的学习等,在培养学生智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三是在研究中实现个体兴趣的形成。我校常年坚持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并逐渐聚焦某一领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持久稳定的个体兴趣。

    四是在社团中实现兴趣转向专业和职业定向。定期开展的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也对形成学生的个体兴趣有关键作用。我们开设了学术、宣传、活动、语言、艺术五大类社团。经过追踪观察,发现学生选择的高校专业与他们参加过的社团高度相关。这进一步证明,社团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长久稳定的个体兴趣,进而对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记者:除了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学校还举办了哪些校外实践活动?

    杨静武:我们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科院生物研发转化中心、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等签署了社会实践合作协议,还与多所高校建立了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合作关系。我们定期组织学生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为我校开发了30余门先修课程。天津大学特别为我校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了互认学分的大学先修课程。这些课程和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课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记者: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创新人才培养也离不开课堂。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上,天津一中进行了哪些探索?

    杨静武: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和落实课程标准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我们开展了新课堂设计的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宽,我们形成了新课堂和新评价研究的初步成果,形成了用“新双新”促“双新”的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机制,用新课堂和新评价促进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在新课堂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做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育人有道。

    记者:您所说的新课堂,新在哪里?

    杨静武:我们构建了思维课堂,着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我们做了3个方面的探索:一是重视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培养,收敛思维是求同,发散思维是求异,思维课堂就是兼顾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课堂。二是重视认知冲突的设计,提倡教师设计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三是在思维课堂中,教师做导演,学生做主演,尝试开展情境教学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非智力因素。

    记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学为中心”?

    杨静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校就形成了教学三十六字的做法:“激其情、奋其智;启其疑、导其思;倡其变、砺其锋;显其错,正其本;广其志,增其能;倡其辩,砺其锋。”我们一直坚持培养学生“两先两后一总结”的学习策略,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定期反思和总结,有效促进了学生自理自学能力的提高,形成了天津一中人独有的教学和学习特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