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方法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视觉中国 供图

    ■理论特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方法论来看,“两个结合”不是“拼盘”或“拼接”,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认识创新与实践发展的统一,为我们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方法启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回答实践遇到的崭新课题,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从思想魂脉和文化根脉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两个结合”的理论结晶和实践发展成果。从方法论来看,“两个结合”不是“拼盘”或“拼接”,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认识创新与实践发展的统一,为我们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方法启迪。

    契合历史规律:标定理论坐标

    人类历史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过程的堆积,也不是外在力量的神秘推动,而是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生产史。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人们基于历史规律所作的选择,取决于人们能否顺应历史大势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即取决于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两个结合”把握理论创新的历史规律,标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坐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它需要与不同国家的具体实际和历史文化传统结合,才能转化为强大的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解答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具体问题和时代课题而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党遵循历史规律、结合具体实际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法宝。纵观人类历史,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源头是社会主义,其文化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引领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关键在于我们顺应历史规律,坚持了“两个结合”,标定了理论坐标。

    “两个结合”聚焦科学理论的中国特色,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旗帜和方向。“两个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充分发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条道路不是在历史真空中从天而降的,而是由中国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共同构筑的中国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是以“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根本保证,也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合乎价值立场:确立人民主体性原则

    理论创新既要坚持合规律性,也要坚持合目的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两个结合”贯通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主体逻辑和价值立场。

    “两个结合”贯通“依靠谁”和“为了谁”的价值红线,确立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从方法论来看,坚持人民至上是“两个结合”的重要表现,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说:“群众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它的‘活动’。”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百余年来,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切理论和全部实践,始终坚持植根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两个结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就是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突出现代化的人民性。

    以“两个结合”为根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创造主体和需要主体相统一的新路。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是以资本流动驱动要素整合,以劳动剥削完成财富积累,人民群众作为生产方式现代化转型的内在动力,却难以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发展成果。与之不同,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立足中国实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最大限度激发人民实践创造的热情和活力;另一方面,回应人民期待,改善人民生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模式和话语体系的垄断,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根本超越。

    彰显自信自立:注入鲜活文化力量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自信自立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鲜活的文化力量。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气质。坚持自信自立,突出强调和体现为要以中国理论解答中国之问,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坚持以“两个结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就是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多样性,形成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图景和规律。

    “两个结合”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主体性,蕴含着独具中国特色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这深刻说明,“两个结合”构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文化沃土和不竭精神动力,使其展现出迥异于既有现代化模式的文化气质和精神追求,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文明特质,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自信。

    “两个结合”在更加宏阔的历史纵深中,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对现代化规律破题,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传统中走来的现代化,是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厚文化滋养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承古强今,不是对传统观念的简单复归,而是在巩固文化主体性基础上的结构性重塑,从而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开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

    切合实践发展:激活历史主动精神

    现代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通过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干出来。列宁曾指出:“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现代化是人改造客观条件创造历史的动态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的客观规律性的凝聚,历史主动精神则是二者辩证统一关系在思想层面的具象表达。掌握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精神品质,也是其永葆生命力和先进性的独特优势。

    “两个结合”顺应实践发展、总结实践经验,为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历史主动力量。面对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弘扬“两个结合”内蕴的主动性,勇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踔厉奋发、勇毅笃行,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在实践中回答好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总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规律。

    “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奋发有为,为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制胜法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没有科学理论指导,难以认清世界发展大势,无法理解历史演进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就无从谈起。毛泽东同志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面对科学理论,一味因循守旧,奉行“拿来主义”,同样是死路一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推进“两个结合”,正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中国的历史、国情和文化贯通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为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奠定根基、增强底气、汇聚力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