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愿意出门玩

读者提问: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但是孩子不愿意出门和小伙伴交往也不愿意出门玩耍,就喜欢待在家里自己玩或看电视。请问孩子这样的表现正常吗?怎么才能让孩子愿意出门玩?
专家答问:
这位家长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在的确有不少孩子不愿意出门去户外活动或与人交往,这有孩子本身性格的原因,也有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的原因。家长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这种情况不要一概而论,更不要贸然下“不正常”的定论。正常的社会交往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要注重引导和影响孩子,找到有效的办法,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多与小伙伴交往。
一是客观认识社会变迁,重视人际交往价值。当今社会环境特别是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如相对封闭的公寓住宅、丰富的信息渠道、便捷的物流系统,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孩子出门找小朋友玩的机会在减少,随之而来的与人交往的愿望和社交能力都呈下降趋势。交往能力不足又容易导致同伴间交往压力的增加,进一步削弱他们与人交往的意愿。孩子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际交往,家长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自然交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孩子进行伙伴间自然交往的可能性在下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行动起来,积极创造孩子们自然交往的机会。如家长接孩子放学回家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和同小区的小朋友玩耍一段时间,或是节假日组织一些家庭之间的活动,增加孩子同伴交往的机会;学校也可以通过大课间的安排,给孩子们创造在户外自由游戏和活动的机会;社区可以因地制宜地为孩子们创造安全交往的空间,如有的社区会在孩子放学后或周末,在小区圈出人车分离的安全区域,供孩子们玩耍,并由志愿者提供管理和服务;还可以组织诸如社区亲子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加强邻里之间的联系和交往。
三是以身作则,带动孩子走出家门。家长可以为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做出榜样。作为家长,一方面在生活中要减少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更多的自律和规划,另一方面要积极带孩子走出家门,增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家庭可以有一些规律性的户外活动,如周末带着孩子徒步、运动,或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另外,家长要理性对待并帮助孩子处理好在交往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避免孩子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心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