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过“节”,哪有时间读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6-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位教师在微信群里吐槽说,学校刚刚结束了“语文周”,马上要迎来“艺术节”,下个月还有“科技节”。真不知道孩子们到学校是来读书的还是来过“节”的,一年至少要过6个“节”啊!

    一时,群里跟帖纷纷,报出自己学校里的“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创新节、成功节、足球节、戏剧节、风筝节、男孩节、秀秀节、动动节、语文节(周)、数学节(周)、英语节(周)、课程节(周)……还有各种“礼”:开笔礼、十岁成长礼、毕业典礼……

    实事求是地说,大部分“节”都是学校精心设计的,确实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一学期过一个“节”,一线师生还是很欢迎的。最可怕的是,一学期要过三四个节!这些丰富多彩一个接一个的“节”背后,是焦头烂额的班主任、学生和家长。

    各种海报、各种道具、各种活动、各种展示、各种摆拍、各种报道……还有,一定少不了隆重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热热闹闹的一个月,琳琅满目的一个月,轰轰烈烈的一个月。一个月下来,班主任和学生筋疲力尽。至于收获是什么?一定是“满满的”。美篇中、公号里学生笑得阳光灿烂,成果展示丰富多彩,各类作品精彩纷呈,各类奖状鲜艳夺目。至于学生是否真的获得了成长,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学生眼睛里写满了疲惫,教师暗地里无力地吐槽。

    我们不否认各种“节”在办学中的作用。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确需要活动推进。客观地说,学校一学年举行一两个有意思的“节”,确实可以活跃校园文化,为师生搭建创造的舞台、成长的舞台。

    然而,物极必反。一旦各种各样的“节”成为学校教育生活的主旋律,就会影响和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学校要评比,要出成果,教师就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应对。查资料、做研究、排节目,常常要挤占课堂和业余大量的时间,家长也跟着孩子一头扎进各种“节”中,不得不替孩子完成大量繁杂的准备工作。如此一来,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没有了,学生安静学习的时间没有了。更为糟糕的是,最应该读书的教师,根本无法静下心来阅读。校园常常处于浮躁和忙乱中。

    “非喧嚣则难以出名,不折腾则无以获利。领导东张西望,老师左右为难,学生疲于奔命,学校的喧闹不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吴非老师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学校热衷于过“节”主要原因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捣鬼,不弄点动静出来,学校就会被人“遗忘”,就会“沦落”为二流、三流乃至末流。

    学校教育要回到常态,要回到安静。安静育人需要勇气,需要担当。一所安安静静的学校,一定会把学生是否真正有时间读书,教师是否有时间教书,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对待。这样的学校,不会排除适当的“节”——通过资源整合、优化组合,一学年带着学生过一两个有意义的“节”。

    此外,学校更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参与节日设计。好的节日文化,应该是实现从“要我”到“我要”再到“我爱”的转变。学校的各种节,应该由学生自己做主、自主设计。学校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思考他们要什么样的节,参与什么样的活动,自己制定目标并完善计划。学校和教师要做的是提供支持与服务,搭建各种舞台,帮助学生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发展个性。

    学生自己参与设计的节日,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一定会在自己的节日里尽情享受,而不是成为“节”的“道具”。

    总之,“节”相对减少了,“节”的设计主体变化了,教师和学生才可能被解放,才可能拥有闲暇。“闲暇出智慧”,有了闲暇,师生才有读书时间、思考时间。适度减少过“节”,让教师有时间安安静静教书,让学生有时间安安静静读书。

    这样的学校,就是一片农田,校长和教师都无限相信种子,无限相信岁月。他们精心照料,安静等待,不催生,不揠苗。但愿,这不是教育的乌托邦。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